第六十六章 郎中令的态度

    第六十六章 郎中令的态度 (第3/3页)

    “不至于此,不至于此!”郭钦这老货觍着脸强笑了几声道:“但就眼下而言,也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等。等乡邻们理解你的努力,看到你的转变,等百姓们忘记你的过往,接受你的品行。”

    “那,这需要等多久?”刘越瘪了瘪嘴道。

    “这个,不好说。得看你自己的付出了,”郭钦扬着张白胖的老脸笑道:“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就差不多了吧。”

    两人的谈话就此暂歇,周遭的空气再次慢慢凝固起来。

    “对了,你在这绢帛上写的这十六个字指代何意?”微眯着眼似在打盹的郭钦突然指着席上的一方绢布朝刘越问道:“‘郎中郎中,郎能中否’可以理解为你询问老夫的态度,但这‘徙胡徙胡,胡可徙哉’老夫却不是太明白。”

    “你是在说老夫当年向武帝进言徙胡一事吗?你听说过老夫的徙胡谏辞?”郭钦淡淡地看了刘越一眼,沉声问道:“看这意思,你似乎对老夫的谏辞颇不以为然?”

    “戎狄强犷,历古为患。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宜及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出北地、西河、安定,复上郡,实冯翊,于平阳已北诸县募取死罪,徙三河、三魏见士四万家以充之。裔不乱华,渐徙平阳、弘农、魏郡、京兆、上党杂胡,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万世之长策也。”

    为了记下这近两百字的谏言,他偷偷进了西河王府,缠着一个主管藏书的老庶吏磨了大半天嘴皮,又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摇头晃脑地耗死了不少脑细胞。刘越将这段话一口气背诵了出来,随即半眯着眼感慨道:“郎中令之策高屋建瓴、字字珠玑,振聋发聩的话语里透着满满的心怀苍生之意,小子每次诵起,都觉齿颊留香。”

    “十七年了,转眼就是十七年了!没想到老夫的几句不被采纳的谏言十七年后竟还能被一个号称纨绔的少年记起。”郭钦长叹了一口气,抬眼望向窗外高远的天空,半晌,他转过脸来,静静地看着刘越,轻声说道:“这确是老夫当日的谏辞,不知小郎君对此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