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回

    第31回 (第2/3页)

方的小屋。

    尽管如此,能走动的地方一点儿都不狭窄,很是宽敞。

    据悉,那小屋是用来安置灵位的,譬如黑白照或牌位,等于家中的小祠堂。屋主是年轻一代,思想比较前卫不喜欢主屋的大厅挂黑白照,说怕吓着客人。

    大祠堂在梅林村与下棠村的交界处,据说梅林、云岭与下棠三个村子的祖宗以前是一家,故而一起供奉。

    这栋房子的结构大致如此,室内的电线、地暖与自来水等在装修时已安装妥当。

    自来水是家里打井自动加压的,冬天不怕结冰,用水也不冷。

    但没有电话线,没有网线。

    村里人少,当年何玲家还没盖新房不打算安装电话电视啥的,所以这些都没有,周家二老至今共用一部手机。

    如今申请也不行,村里人家少,哪天或许就沉……呃不,是没人了,有电先用着,暂时别要求太高。

    天然气还没普及,梅林村依旧用的液化气。

    目前云岭村唯二的住户日常要么烧电,要么烧柴。

    村长家为了给孩子们省钱,电一向是用来照明,煮饭烧柴,夏天连风扇都很少开。

    白姨是两样都用,她一个城里来的女人,上山砍三天的柴火只够她烧一顿晚饭和洗澡水。她又不想麻烦老周,毕竟大家都上了年纪。

    偶尔让何玲夫妻回家时帮她带一车煤饼,平时用来烧开水或者煲烫。

    若她儿子过来,三天能帮她砍够一两个月的份量。

    说回房子,除了以上那些,别的没有了,包括家俱,家徒四壁空荡荡的。院里种着好些树,野草啥的周叔有定期进来清理,他受屋主委托看家,手里有钥匙。

    院门是一扇不锈钢门,密封那种,从外边看不见里边。

    有门铃,但关了电源。

    屋里屋外逛了一圈,苏杏心动不已,同时有些疑惑。

    这么好的房子,屋主为什么不住?连空调、热水器等位置的插座都装好了,明摆着要入住的。

    “他们在城里有房子,为了孩子读书方便,一家大小连带户口全部出去了。本想过年回来小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