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时运不济赵云【第一更】

    第三百零三章时运不济赵云【第一更】 (第2/3页)

惜,三国那个时期的赵云虽然是号称刘备的五虎将,事实上,压根就没得到过什么重用,更多的看着就像是刘备的一个护卫统领。

    关于这一点,前世的卢峰详细了解过,赵云虽然是勇猛,战略眼光也是极好,可惜出生不好。

    看看刘备手下的人,关羽张飞结拜兄弟,从头跟到尾,这个不说。

    老将黄忠,在没有成为刘备手下时,就已经有了不小的名声,刘备号称仁义,肯定不敢不用。

    再说马超,这也是一位猛将,并且出生极好,祖上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家世显赫,到了刘备手下,地位不言而喻。

    而赵云,出生普通,背后无势力站在后面,而在东汉末年那个时期,士族门阀几乎可以说是仅次于西晋。

    在这种情况下,赵云想要得到刘备重用,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在刘备夺下益州,准备大肆封赏诸将时,大家都默许,准备接受封赏。唯有赵云一人道: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

    刘备号称仁义,做这件事也只是为了让诸将更加中心,收买那些投降他的将军文臣。现在赵云出来说了这话,正好是可以让他的仁义得到体现,他立即大喜从之。

    给人感觉就是他是一个为民的主公,并且还是接受赵云的建议。

    先前要封赏的那些将军你怪不了我,要怪就去怪赵云,是他提议,并且是站在大义上,我不得不采纳我。

    这样一来,赵云就这一句话,可是将刘备麾下满朝文武得罪尽了。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刘备想用赵云,也得考虑一下满朝文武的意见,赵云自然而然就成了刘备仁义路上的牺牲品。

    最后一个原因,赵云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不懂得巩固自己的势力,没有自己的亲信家将。

    在那乱世之中,羽翼非常重要!

    关张自成一派,家将众多,如关平,周仓等,马超世代公候,投刘备时又是带着全部家将,黄忠曾为长沙太守,亲信也肯定不少。只有赵云向来是单枪匹马,在刘备麾下,用一个“人微言轻”来形容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