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打小报告

    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打小报告 (第2/3页)

首位病例发现已经两天了,只有稻花村的人患病,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患者?这水痘难道只传染稻花村的村民,不传染其他人么?”宋晓冬问。

    “这...”

    “在座的各位专家,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啊?”宋晓冬不怀好意地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各位专家。

    宋晓冬的问题让在座的专家都感觉到脸上面子有些挂不住。

    “这位先生不知道怎么称呼啊?”刘专家脸上也有些发烧,也站起来,问宋晓冬。

    “奥,是这样,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医院的外聘医生宋晓冬。”赵副院长主动站出来,向在场的领导、院长、专家们介绍宋晓冬。

    “原来是宋先生,这个患者的居住地问题啊,其实我也思考过,我认为可能的解释是,稻花村地处偏远,和外来人流的接触相对较少,所以大规模传染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才会出现只有稻花村患者发病的情况。”刘专家对宋晓冬说道。

    “是啊,刘专家说的有道理啊!”张医生连忙捧刘专家的臭脚。

    “那好,我再问,不知道现在已经发现的水痘患者总数是多少。”宋晓冬直接问吴局长。

    “你这个小同志啊,怎么这个样子啊?在座的各位都是咱们明河的专家,大家一起讨论水痘疫情的防治工作,你总较真说水痘不会传染,水痘会传染,写在大学专业课的课本上呢,你自己回去复习,卫生局的领导在这,没有时间陪你闹!”旁边一个王院长看不下去了,直接对宋晓冬呵斥道。

    “你们说一下,一共接收了多少患者。”吴局长对几个院长说道。

    几个院长和在座的专家们都没想到吴局长真的会听宋晓冬的,让大家统计患者数量,愣了一会,开始报数。

    “我院一共出现20例患者。”

    “我院30例。”

    “我院50例。”

    ...

    统计了一下,已经出现的水痘患者约200例。

    所有参加医闹拿到钱的人,都无一例外的沾上了宋晓冬在钱上下的水痘病毒。

    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我们看看他能说出什么来!

    “那今天呢?患者数量有没有继续增加?”宋晓冬又问。

    几个院长和专家虽然看宋晓冬不顺眼,可是吴局长就坐在桌子另一头,只能老实回答:“患者数量并没有进一步增多,来医院就诊患者大多数都是治疗效果不佳再次来医院复诊。”

    “所以我说,这一次的水痘不会传染。”

    一些专家听宋晓冬这么一问,觉得宋晓冬说的确实有道理,可是水痘确实是会传染的啊,这是医学研究得出的确切结论啊。

    一群专家想不通,不一会,就将眼光全都聚集到刘专家这边来。

    毕竟刘专家是到场的专家中,资历最老,最德高望重的了。

    刘专家看见在场的专家的这个反应也很满意,卖够了关子,才转过头来对吴局长说道:“吴局长,水痘传染速度缓慢和天气环境也有关系,水痘病毒在体外环境下生存能力很差,现在是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水痘的传染能力可能受到了影响。”

    在座的院长和专家听了刘专家的话,忍不住点点头。

    吴局长想了一下,说道:“不管这次水痘能不能传染,既然已经有了200例患者,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该做的防疫措施还是要做好,稍后会有一个专项的防疫工作研讨会。”

    然后吴局长又说道:“那接下来就讨论一下治疗的问题吧。”

    刘专家不开口,下面的人都不敢开口。

    刘专家就对吴局长说道:“吴局长,是这样,本来水痘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症状出了脓疱也没有什么,临床治疗也没有特效药物,只能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等待患者自行康复,可是这次的水痘患者却普遍反映全身上下刺痒难忍,想要快速缓解症状,但是现在,我们暂时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样啊...”吴局长眉头皱了起来。

    “那西医治不了,中医也治不了么?”吴局长又问。

    “吴局长,西医见效快,中医见效慢,吃中药吃好的速度可能还没有患者自行恢复的快。”刘专家说了一半,顿了一下。

    “不过,缓解症状,我还是有方法的。”刘专家把话说完。

    “真的么?我看这些患者又痛又痒痛苦不堪,如果中药能够缓解症状,配合西医进行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痛苦也是好的。”

    “是啊,想不到刘专家对这种特殊的水痘也有治疗方法。”

    “刘专家果然医术高超啊。”

    一群院长和专家赶紧拍刘专家的马屁。

    “刘专家,既然有好的方法,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让在座的诸位专家也学习一下,帮助患者缓解一下症状。”吴局长就对刘专家说道。

    “好,我就简单说一下。”

    刘专家就说道:“中医一般认为水痘是外感时邪累及脾肺,生湿化热外发于肤,因此辨证论治的思路应该是疏风清热,解毒除湿。”

    “嗯...”下面的几位医学专家也点点头。

    “根据病情轻重,水痘有风热夹湿、湿热炽盛两型,此次流行患者痘疹浓密色泽黄浑,口干渴饮大便干结,全身刺痒难忍,属于血毒重症,应该下猛药清热凉血,消毒邪,可用方加味消毒饮加减。”

    “哎呀,刘专家说的对啊!”

    “是啊,刘专家见解独到,果然不愧为咱们明河的祖国医学大家啊!”

    “这些患者症状严重痛苦不堪,确实属于重症水痘,刘专家的辨证分型十分准确,让人佩服啊!”张医生也屡屡对刘专家献殷勤。

    刘专家听着大家的恭维,心里一阵得意,继续说道:“加味消毒饮,别名驱风解毒散,荆芥一钱,防风一钱,恶实一钱,甘草一钱,连翘一钱,鼠粘子一钱半,紫草一钱,水煎服,可以凉血祛毒,缓解患者主诉刺痒难忍症状。”

    “妙啊!这方配伍精妙,用药恰当,不愧出自刘专家的手笔!”

    刘专家被大家捧的有些飘飘然,看见坐在角落里的宋晓冬,有意要羞辱一番,就对宋晓冬问道:“这位小兄弟,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啊?”

    一群人都转过头来,等着看宋晓冬出丑。

    “这小子连水痘会传染都不知道,真是丢人。”

    “还敢来参加水痘医学学术讨论会,真是不害臊。”

    “赵副院长怎么挑了这么一个人来参加会议啊?”

    “赵副院长身边那个张医生倒是有点眼力见。”

    “活该让你得罪刘专家!”

    “以后看你怎么在明河医学界混!”

    “我们看看他能说出什么来!”

    在众人幸灾乐祸的眼光中,宋晓冬平静地站了起来,环视了一周之后,才开口说道:“刘专家开的方子确实很好。”说完还点了点头,仿佛对刘专家表示肯定一般。

    “我靠,这小子是谁啊这么猖狂?刘专家开的方子还用你来肯定?”

    “这小子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刘专家开的方子好坏轮到你来评头论足了么?”

    “给这小子狂的,吴局也没这么说过话啊!”

    等下面人的头脑风暴结束了,宋晓冬轻蔑的斜视了一下一群院长和专家,继续说道:“加味消毒饮有三处出处,分别为《东医宝鉴》、《张氏医通》和《金鉴》。”

    “哎呦,这小子还头头是道的。”

    “有这三本书么?”

    “光掉书袋有什么用啊?医典背的滚瓜烂熟,病例分析头头是道,结果不知道怎么号脉,让人笑话嘛不是。”

    刘专家听了宋晓冬说的话,倒是有一些紧张。

    因为宋晓冬说出了刘专家这张方子的出处。

    这说明这宋晓冬至少在对传统医学著作的了解上,不会比自己少。

    宋晓冬继续说道:“刘专家的这张方子,主要依据《东医宝鉴》,但是用了鼠粘子,则来自《张氏医通》,刘专家能够博采众长,将两张方子的精髓融合在一起,融会贯通,尊重传统同时大胆创新,确实很值得肯定。”

    刘专家这下真的惊讶了,宋晓冬不仅说出了自己方子的出处,还看透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踊跃发言

    刘专家悄悄打量了一下宋晓冬,心里想着,不知道这个人是个什么来路。

    “这小子行啊,肚子里有点东西啊!”

    “不是,刘专家的方子,轮到你说三道四了么?”

    刘专家听着宋晓冬的夸奖,感觉有些得意又有些不太自在。

    “小子,有什么你就尽快说,刘专家是咱们明河的中医泰斗,他给的方子,还轮不到你来评头论足。”另一个头发花白的专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要打断宋晓冬说话。

    “好,那我就直说。”宋晓冬看了一眼刘专家和打断宋晓冬说话的专家。

    “刘专家,你这方子,治疗重症水痘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您的水痘辨证分型错了。”宋晓冬语出惊人。

    “你说什么?”

    “你敢质疑刘专家?你才学医几年?就敢说刘专家的辨证分型错了?”

    “症状这么严重的水痘之前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如果这样的水痘都不算是重症水痘,那你说什么样的水痘才算是重症?”

    “你这真是胡闹,在场的医学专家都认为这次的流行水痘确实属于重症,你凭什么说辨证分型错了?”

    “你讲得出道理来么?”

    “我看他就是来捣乱的,刚才还说水痘不会传染。”

    刘专家本以为宋晓冬是要来恭维自己的,没想到他只是要对自己显摆一下他的学识。

    “这个人怎么什么都要和刘专家唱反调?”

    “这就是湿热炽盛型重症水痘,邪盛正笃,湿邪内侵,刘专家说得对,我们中医院的老教授也是这么看的。”

    “是啊,我们院的中医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小子到底懂不懂中医啊?是不是在瞎说啊?”

    刘专家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对宋晓冬说道:“宋医生,患者症状如此严重,不是重症水痘,还能是轻型水痘么?”

    “笑话,患者全身水痘痒痛难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