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不是你这样玩的

    第五十九章 不是你这样玩的 (第2/3页)

算是古董,但严格意义上,身份并不算正宗。

    赵天明摇头:“齐老也看过,应该没有错的。”

    他告诉朱荣,早期仿洪宪瓷的特征为:胎白釉净,无橘皮纹,彩色明艳丰满,人物脸部有阴阳块面,花卉用没骨法画就,器物成对,画面左右对称。

    这些虽为托古所仿,但仍为当时没落官窑优质胎土和制瓷名家的上乘之作,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解放后期的劣质仿冒,釉色有红有蓝,与精美的洪宪款瓷差别甚远。

    朱荣听后,顿时放心,只要不是帮朋友拍到一件仿古品就好,价格就随便喊了。

    拍卖师介绍完之后,开始引导大家竞拍,底价十万,每次加价不低于一千。

    对这件瓷器的人同样有不少,稀少的东西,无论好看不好看,总会吸引人。有些人根本不懂欣赏,就是心理作怪,反正自己有钱,这么罕见的物品,拍到手倍有面子。

    “一百万!”

    忽然,现场有人喊价。

    就是赵天明都猛地转头看向朱荣,暗道:哥,拍卖好像不是你这么玩的!

    台上的拍卖师也楞了一下,这种情况毕竟很少见,没有人一下子将底价抬升十倍喊出来的。

    其他人望过来,眼神有点质疑:这货不会是个托吧?

    托儿这个词,原本是京城的方言,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最初指的是商店或是路边小摊儿雇上一个或几个人,假装成顾客,作出种种姿态,引诱真正的顾客购买其产品。

    “托儿”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吸引了社会各界的注意,现在人们开始把商业社会中新兴的这种特殊的“中间人”一概称之为“托儿”:专门负责代办车辆检测或牌照手续的叫“车托儿”,踊跃排队买房制造楼市繁荣假象的叫“房托儿”,谈话节目现场安排的踊跃发言的叫“话托儿”等等。

    而在拍卖会上,遇到拍卖行安排的托,也是很正常的。

    可是,大家细一想,貌似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