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210 (第2/3页)

部招满,仅仅是在原来一个军的基础上,又扩张的一个军的编制。

    然而新成立的这路军,不仅仅没有武器,连军服、帐篷都极为欠缺,很多士兵都是直接睡在军营的外面,每天操练的时候就顶着一根木棒。这些都是可以将就,等到宋廷缓和过来之后,物资总会补全的。而唯一不能将就的事情,那就是粮草。

    一个军的编制,2500号人要吃饭,这些难民之所以削尖了脑袋要投入军旅,无非就是要混一口饭吃。董浩现在最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就算翟轩没有召见他,他也会亲自来到鄂州城,向翟轩询问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初三这天与翟轩会面之后,董浩心情很凝重的离开了翟轩的行辕,返回了新沟。这一晚他久久不能合眼,翟轩对自己说的那一番话一直萦绕在脑海中。

    第二天一早,董浩带着疲惫的状态,再次前往鄂州城。这次他进城并不是见翟轩,而是按照翟轩的吩咐来到了西营,拜见了西营大都管周博。

    厢军都指挥使是正五品官职,从周博的实职大都管是职称而非职衔,但是同样兼领右武大夫这个正六品的军衔。就在几个月前,董浩第一次见到周博的时候,后者还从襄阳城战败一路逃到泗州的小小准备将,而短短几个月后,竟然连跳好几级,一下子就成了右武大夫,正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周博在听说董浩亲自来到西营,立刻赶到了西营门口,亲自相迎了董浩。

    “董帅别来无恙,在下挂念董帅已久了,今日董帅到访,真是让在下荣幸至极呀。”他快步走下了西营大门的台阶,亲自从董浩手里接过了缰绳,然后笑盈盈的将董浩迎进了西营。

    董浩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疲惫的笑容,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周大都管如此盛情,让董某受宠若惊呀。这些几个月未见,当年襄阳蒙难的周博,转眼间已经是堂堂右武大夫、大都管了,正是世事难料呀。”

    周博听出董浩的话语中有一些另外的杂音,他猜测董浩是不是因为最近鄂州城内风传,自己投靠了李辉所以才谋取了今天的位置。不过做为一个二十一世纪小青年,他虽然听懂了董浩的话,却依然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他现在走到这一步能怪自己吗?只能怪翟轩这个家伙的气量狭小,而且还疑心极重,是翟轩抛弃了他,而不是他背叛了翟轩。

    周博将董浩引到了西营后堂,让士兵端茶倒水,一副热情迎接领导的派头。

    “董帅,在下听闻近日平胜厢军组建工作颇有困难,也难为了董帅辛苦了。不知道今日董帅怎么会有闲情功夫,来西营找在下呢?”周博坐下之后,用很客气的语气向董浩询问了道。他是真的有些好奇,董浩这段时间应该忙得不可开交才对,怎么会突然来找自己呢?

    董浩呵呵的笑了笑,慢悠悠的先饮了一口茶水,然后说道:“怎么,周大都管现在是贵人了,就不希望我这个旧人前来探望了吗?”

    “呃,董帅,瞧您说的,在下岂敢如此?”周博愕然了一下,连忙笑着说道,他现在越来越觉得董浩此番来意不善了。他暗暗叹了一口气,其实在自己心里,董浩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恩人、好人,自己岂能忘恩负义呢?

    董浩放下了手中的茶碗,苍白的脸上有一些沧桑之感,他面无表情的说道:“周大都管,你已经不是昔日的周承节了,只怪我当初错看了你,你是人中豪杰,迟早会有出人头地的时候。而我当初还一副惋惜的样子,企图将你留在我董家军效力。现在回想起来,只怕周大都管你会笑话了。”

    周博神色凝重了起来,他沉默了一阵,尽是一种无可奈何和伤感。

    董浩见周博没有说话,倒是奇怪的抬头去看周博,他从周博的脸色上看出了一些倪端,心中顿时也有一些震动。莫不是自己的话太过伤人了?可是周博如果连这些话都接受不了,又怎么可能混到今天这般地步?

    他觉得自己有些猜不透周博了,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跟着周博一起沉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