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247 (第2/3页)

家军也是无可奈何。

    首先战争总是会有牺牲的,不仅仅是正面战场上的作战的士兵,还有老百姓们的损失,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牺牲。其次,之所以攻克光化军又撤退,也是出于大局战略的考虑,必须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襄阳府的解放。

    周博很明白老人的意思,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我不想找什么借口来推辞这个责任。事情发生到这个地步,大家也应该知道,这都是迫不得已的。如今好歹襄阳府已经光复了,岳家军掌管襄阳府,这对老百姓们来说长远的利益。我相信,这几年岳家军不会征税,相反还会发粮草来赈济你们。”

    老人说道:“我自是知道岳家军的好,也知道周使君你的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们困苦不已,不知道该怪责谁。”

    周博叹了一口气,说道:“这该怪责谁呢?战争的事情,谁都说不清楚。我们现在只是在保家卫国,一些牺牲是在所难免的!”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气,老态龙钟的脸上有几分伤感,说道:“其实,这次我们来找周使君,并不是要来要挟周使君。只是我们不知道,岳家军究竟会在襄阳府待多久?我们都听说陕西和四川有危急,会不会岳家军马上就要开拔前往四川呢?”

    周博怔了怔,在他的记忆里,历史上岳飞会在襄阳驻扎好几年,一直等到挥军北伐才离开襄阳。他看出了这些老人们担心的是什么了,这些人还是在担心岳家军会又离开,到时候齐军再次杀回来,重建的家园又白白浪费了。

    他郑重的说道:“我明白诸位的想法。其实你们多心了,岳家军是断然不会离开襄阳府的,最起码他们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都会驻守在襄阳府。”

    这时,另外一个较为年轻的人问道:“我们怎么知道这是不是真的?眼下汉中那边情况那么危急,岳家军怎么可能不会去支援?”

    周博笑着说道:“这几****已经接到消息,似乎是传闻金军已经从汉中撤退了。虽然这个消息到现在还没确定,不过无风不起浪,说不定过几天正式的战报就会下来了。”

    听了这番话,那些老人们依然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周博只好又说了道:“更何况,纵然金军没有撤退,岳家军不可能放着襄阳府这么重要的地方不顾,而去驰援汉中。一旦岳家军去了汉中,齐军又占领了襄阳府,那岂不是把岳家军的后路也阻绝了吗?”

    所有人这才稍微安心了下来。

    周博说道:“你们放心吧,我周博保证,必定将在光化军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保护你们的安全。但是眼下,如果老百姓们不能振作起来,积极恢复家园,那这座城早晚就只能变成死城了。”

    先前那文士似的老人点了点头,说道:“我们今天正是想听到周使君的承诺,希望周使君不要欺骗我们。这里是我们的家园,哪里会有人不爱惜自己的家园呢?我们会遵照周使君的意思,鼓励大伙都积极起来了,重建家园的。”

    周博感谢的道:“多谢诸位相助了。”

    接着,李旭中便送这些人出去了。

    可是这些老人刚刚走到制置使府的门外,早在外还等候着一些直系子弟,他们纷纷围拢上来询问了一番情况。在得知周博承诺会保证岳家军常驻在襄阳府之后,总算是稍微安心了一些,当然也有一些人还是将信将疑。

    -----------------

    周博处理了这个事情,但总觉得效果不大,纵然发动了老百姓重建家园,这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这段时间里,他希望看到的是能尽快的发展起来,毕竟光化军地位位置太接近边区了,万一齐军来个骚扰,那可就坏事了。

    而且,他心里始终有一个牵挂,那就是自己曾经答应了秦涵,尽快返回临安去与她成亲。如果光化军发展太慢了,单单留在这里搞建设都是需要好几年时间。

    就在这时,前堂门口的院子里,忽然传来了争吵的声音。

    李旭中正在苦苦阻拦一个人,在府院门口,两个卫兵也不知所措,只能站在一旁没有进来。

    周博奇怪的走了过去,向李旭中问了道:“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