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难民无粮啃树皮,饥饿难耐杀官军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七十六回 难民无粮啃树皮,饥饿难耐杀官军 (第1/3页)

    诗曰:按下葫芦又起瓢,阎王方走小鬼到;

    岁饥岁荒双降临,民不聊生动枪刀。

    华夏一片荒凉相,富人腹饱撑肚胀;

    饥民无粮啃树皮,多见有人死路旁。

    读者看罢这八句打油诗后,呈现在眼前的必然是一幅凄惨可怕的荒凉景象。话说这一年,又是一个大荒大饥之年。由于清朝政府的极度腐败,各级地方官吏只顾捞钱中饱私囊,便出现了严重的荒政现象。中州各属屡屡出现灾荒,土地无人耕种,粮食连年绝收,乡民被灾求助无门,人心萌乱,为保活命,不得不铤而走险。在直隶州所属广平府的清河县、威县、尤其是在毗连的河南省境内的嵩县、鲁山、宝丰、郏县、南召、西平、遂平、确山等县的广大区域之内,都出现了骇人听闻的大旱灾。面对不断有人被饿死的惨象,官府少有问津,这便激起了广大灾民的愤懑和不满,各州县内不断有饥民铤而走险的事情发生。

    一日,河南府知府樊琨正在家中与他的妻子调情说爱,忽然听得家丁来报,说有快马文书传到,请樊大人浏览过目。樊琨接过文书观看,原来是署嵩山守备吴师颜的奏折。樊琨赶忙打开奏折一看,他不看还待罢了,这一看可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你知道这奏折中都说了些什么吗?原来吴师颜告诉樊琨,由于时逢饥荒,乡民无粮下肚,只好用野菜和树叶、树皮、树根来充饥。你想饥民无数,哪有这许多草根树叶供他们来采食?况且这些东西食尽之后,生活依然无着,只好铤而走险,灾民们成群结伙,去抢劫官绅富豪人家的粮仓。

    在嵩山境内,就有高文生、张第三等人结伙抢粮。守备吴师颜统兵前去镇压,高文升、张第三无法与之对抗,就像一盘散沙,立即带领自己的抢粮弟兄退往嵩县与卢氏县交界处的楼子关、明白川躲避。

    知府范琨立即传檄吴师顔,令其火速带领官军前去镇压,吴师顔当然不敢怠慢,整军就要出发。还未等到他动身的时候,忽然又传来军报,说又有另股饥民在嵩县所属的龙王庙等处树立大旗、各持刀枪、向豪绅富户吓索钱粮,其声势浩大,难以阻挡,竟有富豪被吓致死,有的则抛家舍业,逃往他处。

    吴师颜接到此一军报后,急得他又是顿足,又是捶胸,他对天长叹曰:“饥民无以为食,生活无着,朝廷又不想法赈济,只是命令军队前去镇压,这是何等国策?倘若如此下去,这样的‘反贼’不是越剿越多吗?”

    吴师颜是个军人,当然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尽管他对因生活所逼而铤而走险的广大饥民有无限同情之心,但在上峰三令五申的催逼之下,也只有统兵前往镇压。

    饥民见官军到来,慌忙退让,沿着山路小径一路前行,众人冲进汝缘镇村进行躲避。吴师颜带领他的汛兵一举将村镇包围。他骑在马上,大声对村中饥民说道:“我知道尔等是为生计所逼,这才走上与朝廷相对抗的道路,可是国法无情,尔等的行为已视为谋反,如果尔等就此解散,各自回家务农,我就可以网开一面,饶尔等不死。如果执意对抗,那就莫怪我要打开杀戒了!”

    饥民头领高文升说道:“我说军爷,你别骑在马上不知腿痛,你每日有吃有喝,当然不知道挨饿是个啥滋味。你为啥不替我等想一想,但凡有一线希望,我等能背负这个造反的罪名吗?如若要我们解散也可以,那你得答应每日让我们吃饱肚皮才行!”

    吴师顔一听,不禁哑然无声。他心中暗想:“我吴师颜也只不过是在磨道里拉磨的一头驴而已,我有什么权利能满足你们的要求?这不是在我的脸上画王八,让我吴某人出丑吗?”

    想到此处,吴师颜的态度立即强硬起来,他语气焦躁的说道:“我说让你们各自解散回家,这并不是朝廷的决定,而是我心慈手软,不忍心来伤害你们,擅自作出的决定。你们要是不听我的好言相劝,可就莫怪我吴师颜翻脸无情了!”

    说完,他一挥右手,他的汛兵便猛然朝村中冲了过去。高文升等饥民亦毫不示弱,他们各持锄头等原始工具,与手持刀枪的官军互相对杀起来。俗话说得好,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你想这批饥民都是些走投无路的人,反正饥饿而死也是死,被官府杀头也是死,总之无论如何都是死。所以就决心与吴师颜的官军决一死战。

    吴师颜的官兵本来就不算太多,再加之人人都对饥民抱有同情心,所以经过一阵激烈搏斗之后,吴师颜和他的官兵就都败下阵去。高文升带领全体饥民乘胜追击,一直将吴师颜和他的官军追出去有五里多路远,由于各自肚腹空虚,饕餮难耐,他们只好停止追击,这才使吴师颜和他的官兵侥幸躲过了一劫。

    吴师顔镇压饥民失败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河南巡抚英桂的耳中,他气得狠狠将桌子一拍,骂道:“好你个无用的吴师颜,朝廷用粮食和银子喂养着你,没想到你竟然败在了几个莠民手下,你让我这个一省的父母官将老脸往哪里搁呀?看来不给你施加一点压力和惩戒,你就不会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睛!”

    于是,英桂带上二百名军兵,坐上一乘四人官轿,由郑州出发,开始了他巡察河南省的官游。由于英桂集三省督办于一身,其权力之大,无人可比。他首先来到嵩县,他要亲自面见吴师颜,对于他镇压饥民反而遭受失败的事情,要向他吴师颜讨要一个说法。

    此时正值盛夏时期,天气异常炎热,英桂坐在轿中尚且汗流浃背,就更不用说荷重行走的轿夫们了。因为天气十分炎热,又正值日升当头,在到达一个叫做鸣皋村的村庄后,英桂只好命令轿夫停轿歇息。这鸣皋村紧靠伊河岸边,河床开阔,阵阵河风袭来,倒也给众人增添了几分凉意。英桂也顿感惬意,他竟猛然产生出一个不再向前行进的怪念头,不过此念头亦是倏忽而过,由于使命在肩,也只好勉强支撑继续前行了。

    英桂此人身高八尺以上,又加之他身体肥胖,足足有二百多斤重,抬着如此肥胖的人赶奔路程,加之又是炎夏天气,可真是使轿夫们吃尽了苦头。有一个轿夫名叫阎二的,一边抬着轿子行走,一边小声对身旁的同伴说道:“这个年月,有人食不果腹,有人大鱼大肉,就像咱这位英桂老爷,他每日里花天酒地,把自己的身体喂养得又肥又胖,就好像一头大肥猪相似,这可给你我增加了不少的重量啊。”

    不想这句话竟然被被英桂的一个护卫听见了,他本是一个谄媚之徒,听见有人把自己的主子骂做肥猪,这还得了!于是,他大声喝道:“停轿停轿!好小子,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竟骂老爷是肥猪!”

    轿子停下来之后,正在轿中打盹瞌睡的英桂,不知轿外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睡眼惺忪的掀开轿子门帘,问那护卫道:“因何停住了脚步,发生了什么事情?”

    护卫指着阎二说道:“方才这小子口出不逊,他骂老爷您是肥猪呢!”

    英桂一听,不禁怒从心生,他问其他轿夫:“此言可当真?可有此事?”

    被护卫揭发的那位轿夫不敢隐瞒,只好点头说道:“此话乃我所说,是真!”

    英桂听后,立即命令那位护卫道:“你!把这个不忠不孝,又胆敢口出狂言,用不洁的语言来辱骂本老爷的坏家伙,拉到路边去给我杀了!”

    护卫应声而去,伸手拽起那位轿夫,慌忙走到路边,就见他手起刀落,刀光闪动之下,方才还活生生的一颗人头,刹那间就身首分离,一颗头颅便骨碌碌滚到路边草丛中去了。可是事情过后,英桂这才发现,本来是四人抬的轿子,现在却少了一个人,这轿子可还怎么抬?

    英桂不愧是巡抚,情急之中,他眉头一皱,便计上心来。他命令那位善献谄媚的护卫道:“从方才的事情来看,表明你对本老爷十分忠诚,现在阎二已死,这抬轿子的重任,就非你莫属了!”

    护卫还认为这是巡抚大人对他的信任和钟爱呢,他欣喜的接受了英桂的委派,心中的高兴自不必说了。当轿杆刚刚落在肩上时候,他还未觉出什么,但当走了十几路之后,他可就体验出这抬轿是个啥滋味了。

    由于这个护卫以前从未做过如此重的活计,当二百多斤的重物落在他的肩头上之后,使得他走起路来也失去了平衡,一个没留神,噗通一下便摔了个嘴啃泥,肩上的轿子也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只听得坐在轿内的英桂哎呀大叫了一声,立即就开口骂道:“我把你们这些没心没肺的乌龟王八蛋,死后连狗都不吃的臭狗屎,为何不能轻轻放轿子,如此笨手笨脚的,诚心要把我给摔死是怎么的?”

    一个轿夫说道:“回禀英大人,不是我等有意如此做,”他用手指了指那位护卫,:“是这位兄弟,他双脚没有站稳,摔了一跤,这才惊动了你老人家。”

    英桂打眼望去,正是刚才那位向他禀报阎二偷偷骂他的那位护卫。英桂立即又骂道:“原来问题是出在你的身上!本老爷看你一片忠心,这才特意提拔你为我的轿夫,没想到你竟然如此粗心大意,走路不看路,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你这一摔不打紧,差一点没把老爷我的肠子给和摔出来!我本想立即将你革除不用,另换他人,不过我看在你举报他人有功的份上,还是留下你做我的轿夫。不过,为表示对你的惩罚,你要先自己掌自己二十个嘴巴,以儆效尤!”

    摔跤的这个护卫名叫王克思,他原先本是周家口的一位通判小官,在一次与张洛行交战过程中,他骑在在马上向张洛行射黑箭,没想到误将自己的一位营官射死,因此被贬到郑州军营,降为普通兵卒留用。有一次英桂到兵营视察,看到王克思不但射得一手好箭,而且又能说会道,人也相当机灵,因此便被英桂看中,还被破格擢拔为英桂的亲身护卫。

    英桂对王克思说道:“克思啊,你要知道,不知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也要往我的身边钻,还不为的是能填饱肚子,吃喝无忧吗?再说你跟在我的身边,还可免去到战场去搏杀之险之苦,你没费吹灰之力就来到了老爷我的身边,这可是你合家的造化呀,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