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胜保发兵正阳关,秃李鹫据叶家集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回 胜保发兵正阳关,秃李鹫据叶家集 (第1/3页)

    

    何桂珍统领三千疲惫饥饿之师,转战于楚、皖之交,再加之新近吸纳的李兆受投降之众,由于人数众多,已经无法筹措到军粮,兵卒每日不得饱食,为保活命,不得不大大缩减每日每人的进食数额,按人头定量供应,每十人每天供给一斤面粉,继而又减半供给,再继而又减半,而张洛行、龚德又频频带领捻军来袭击,真是把个何桂珍逼到了死亡的边缘。

    秃驴李兆受天生就是做奴才的料,当他亲眼所见何桂珍用一片赤诚之心效忠他的清朝主子时,也深为何桂珍的忠心与勤勉所感动,几次生出脱离何桂珍的想法,但终因不忍背离而后又作罢。然而,粮食断绝已久,心中深深责怪何桂珍无有活命之策,寄希望于何桂珍的愿望屡屡落空,不免又怨气满腹,萌生邪念,只是憋在心里暂不表露而已。

    适遇秃驴李兆受部众马超江被降捻所杀,李兆受怨恨何桂珍不能及时捕诛,以报马超江死亡之仇,便召集旧部会议为马超江复仇之事,众人为马超江设立灵牌,暗自举行吊唁,张洛行闻知此信后,认为打败官军的时机已到,便调集捻军主力,准备对何桂珍部发动攻击。于是,安徽、河南诸军皆以李兆受复叛入告朝廷,而驻地县令亦用千金悬赏李兆受的头颅。见到此一阵势,李兆受也日益惴惴不安,匍匐在何桂珍脚下,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道:“何大人明鉴!张洛行、龚德之流这是用的借刀杀人之计,我李兆受对朝廷忠心可鉴,自投降您何大人之后,我一直效忠当今天子,并无二心,如有二心,天诛地灭!”

    何桂珍被李昭寿的假象所迷惑与感动,他赶忙将李兆受搀扶起来,安抚道:“李将军快快请起。自招抚以来,风餐露宿,忍饥挨饿,李将军始终忠于朝廷,毫无二心,这些都是何某亲眼所见,这,何某愿为将军作证,李将军不必担忧。”李兆受眼见自己的苦心表演已博得何桂珍的信任,不免暗自喜上心头,心中暗骂道:“老狗!想跟我李兆受动心机,你还嫩了点!你就等着掉脑袋好了!”

    一天,适会大府帅有密书送抵何桂珍府上,书中密嘱,要何桂珍在适当时机铲除叛逆之贼,以剪除后患。不巧的是那日何桂珍因事外出公干,密书为李兆受所得,泄露了天机。十一月初三日,李兆受假装置酒高会,而暗伏兵勇于四周,在英山县小南门突出伏兵,将打道回府的何桂珍一行人全部诛杀,共有四十七人遇害。李兆受马上召集旧部,侵掠圩寨,旧病复发,又做起了土匪的勾当,他拥众数万,一时又甚嚣尘上。

    李兆受自觉实力单弱,要凭借他自己的力量与清廷对抗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若再提出与张洛行联合,可能得不到信任,于是他便派人到江南游说,博取了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的同情与支持,于是就与太平军一起,陆续攻克六安,霍邱两城,紧接着又发兵围攻寿州。李兆受的此一举动,又使清廷大为震惊,也吓坏了地方的绅耆官兵们。

    此时,张洛行、龚德又发兵攻打固始,固始势如危卵,指日可破,胜保奉旨再援固始,屡战屡败;副都御史袁甲三此时驻军亳州督师,要想支援胜保,亦是鞭长莫及,远水解不了近渴。李兆受联合太平军又攻陷了正阳关,麾军围攻颍上,势更危机。声言破颍上后再攻颍郡,进而再犯归德与陈州。另股捻军薛小、杨小复由霍邱扰乌龙集,自安徽的六安、霍邱到河南的光山、固始、息县、商水,无处不是捻军的兵马,可谓声势浩大,势难抵挡。

    是年三月间,胜保与张洛行在柳沟相遇,经过一场激战,胜保死伤数十人,张洛行小胜后撤往他处,胜保很容地便进入柳沟,美其名曰“大获全胜”,为了自欺,也是为了欺瞒朝廷,真不知世间还有“羞耻”二字!紧接着李兆受与太平军亦从颍上撤军,这又给了胜保一个欺瞒上司、骗赏立功的好机会。胜保借此吹嘘道:“柳沟被克,颍上围解,三河尖亦取得大捷!”于是,清军中撒谎骗人之风自此盛起。

    龚德劝说张洛行道:“总旗主啊,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你我不可过于义气用事……”未等龚德把话说完,张洛行便抢过话题说道:“军师不必多说了,我已知军师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龚德睁开一双小眼睛,满含深情地问道:“莫非总旗主已有打算了么?请说来给我听听!”

    张洛行说:“军师从前说过的话,还犹在洛行耳边。对苗沛霖之流只是利用,不可能有亲密的合作;反之,对李兆受此人亦是如此。他虽然武艺高强,但做人缺乏道德,且又为人奸诈,但在对清作战这方面,亦堪称一代枭雄。只要我们利用他去打清军,为我所用,就减少了清军对我捻军的压力,我们可以腾出手来去攻击清军的薄弱之处,这是对我捻军有力的事情啊。”

    龚德击掌赞许道:“总旗主所说亟是,这也正是龚某所要说的话呀!”稍停片刻后又说:“古人说得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只是我们要利用李兆受,而不是被李兆受所利用,只要能把握住分寸,尽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就行了。”于是,张、龚二人意见取得一致,便麾军走向霍邱,与李兆受与太平军面商合作事宜。

    我们曾经多次提到过正阳关。那么正阳关到底是个什么去处,有这么异乎寻常的名声,值得人们关注呢?说起这正阳关,可也算得上是咱中华名关之一。此关位于安徽省寿县的西北部,坐落于淮河南岸,关口建有正阳镇,古代曾叫做羊市,据说汉朝时昭烈就曾筑城屯兵在此,迄今已有1780余年的历史。正阳临淮河建关,扼守淮、颍、淠三水之要冲,是淮河上下游的咽喉地带,近得水运之利,又取舟楫之便,自古即是市场繁荣,商贾云集,辐辏皖、苏、豫、赣诸省,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因而也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胜保进攻正阳关,是为了夺取这个战略要地;而李兆受占据叶集镇,也是因为这叶集镇的地位不比寻常。它西通河南固始、商城,一路通向河南省腹地;北达霍邱,南抵金寨,向东可达六安,一直可进入安徽腹地。可以说只要占据叶集镇,就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而且向西便可进入大别山,也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之李兆受本就是河南固始人,他念念不忘的就是怎么打回老家去,好去做他的地头蛇、草头王。

    说话之间,李兆受就乘间从叶集出击,袭扰河南的固始、商城。胜保探知李兆受的行踪后,便急忙派遣军队进驻黎家集,与李兆受形成对峙之势。李兆受闻知胜保军至,并未与之开战,而是将军队退至开顺街,先观望而后定夺。李兆受部众李乔年等数十人出外抢掠,被胜保之军擒获,全部予以诛杀,李兆受大惊,挥军窜至六安、霍邱交界之大林畈、石婆店。胜保不费吹灰之力便克复霍邱,加紧进攻正阳关。

    李兆受率领部众五六千人,由枸杞园、刘帝城进发,声言与占据正阳关的张洛行、龚德会合,然后再进攻怀远、凤阳。胜保马上派遣邱联恩等蹑迹追踪。经过一场激战,张洛行、龚德从正阳关撤出,邱联恩麾军进入正阳关。清廷闻讯,对胜保大家嘉许,诏授胜保为钦差大臣,袁甲三督办三省军务。袁甲三驻军宿州,胜保统兵赴清流关,再一次接受李兆受的投降,哎呀,你看这李兆受,简直就是投降专业户了哇。

    秃驴李兆受善于随机应变,屡次反清,又屡次逃过被诛杀的命运,叫人不得不佩服此人高超的玩弄权术的手段,从古至今也是绝无仅有了。

    张洛行与龚德从正阳关撤出后,一路东进,到得与江苏省接壤的安徽属治天长县,胜保新任钦差大臣之职,心中不免十分惬意,免不了火气就旺盛,他要一鼓作气,一举荡平张洛行这股难以对付的“捻贼”,争取再受到朝廷的嘉奖,也好得到光宗耀祖的荣耀。于是,胜保下令攻打天长,并暗令李兆受做内应,献城立功,报效朝廷。“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早已是尽人皆知的惊世名言了,张洛行、龚德虽对李兆受早有提防,但此次他与胜保暗自勾搭、再次投降的事,却瞒过了二位精明强悍的军事家,使他们猝不及防,天长的丢失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于是,邱联恩便毫不费力地攻克了天长城。

    李兆受屡次反清,又屡次降清,不但未受诛杀,反而又立了大功。朝廷得到胜保的奏折,也是喜出望外,于是立即下旨,将李兆受的名字赐封为“李世忠”,是希望李兆受世代忠于朝廷的意思,并赏花翎参将之衔,李兆受万万没有想到,他祖宗八代哪里受到过这样的荣耀和待遇?直乐得他三天三夜都没有睡好觉。但朝廷对“李世忠”的“忠心”也存有疑虑,为防患于未然,防止李兆受不知何时又倒戈反叛,便暗令胜保大量裁减他的军队,由五万余人裁减至只留一万八千人,号“豫胜营”,即由李世忠与胜保合管之营,今后你李世忠再想独揽军权,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按月发给豫胜营饷盐,令用卖盐的所得银两来养军队。李世忠真得会忠于朝廷吗?众人拭目以待便知。

    太平军首领薛三元款待总统张国良,自愿献出江浦城,钦差大臣和春遣派秃驴李世忠前去接收,遂攻克浦口。为试探李世忠的忠心,胜保命令李世忠带兵攻打驻扎在高旺镇的捻军,结果是顾此失彼,刚到手的浦口又立即丢失,慌乱之中,李世忠只得派部将朱元兴重新攻克浦口。

    太平军将领英王陈玉成攻打来安,清军事先得到情报,李世忠设伏以待,为表忠心,自带军兵深入太平军营垒施展诱敌之计。但陈玉成虽然年岁不大,却是太平军中身经百战、智勇双全的著名指挥员,他表面装作不知有伏,暗中却派勇将强兵攻打李世忠的薄弱之处,乘虚袭城,反而将李世忠的伏兵打了个落花流水,狼狈溃逃。

    然后,陈玉成麾军乘夜袭攻滁州,李世忠也乘机由水口进军,焚毁太平军粮草,使太平军受到一定损失。陈玉成又发兵攻打来安,屯军于卓家巢。李世忠佯示怯懦以骄敌,又探知太平军火药即将用竭,便吹鸣鼓角,骤然进军,攻破太平军营垒二十八处,将交获的米粮器械转运入城,再遣派朱元兴、蒋立功袭攻沙河集、龙停口太平军营垒四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