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终日想,想出一张杀人榜

    第九章终日想,想出一张杀人榜 (第2/3页)

养起来,日久天长,越养越多,财政负担也就越大。

    明朝养藩王的开支有多大?看看制度规定就知道:皇帝的其他儿子,要封亲王,亲王的世子袭爵,其他儿子都是郡王。郡王的长子袭爵,其他儿子要封镇国将军。再往下,镇国将军的儿子们,要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封奉国将军,奉国将军的儿子封镇国中尉,如此世代传承,宗室里靠国家财政养活的寄生虫,可以说是几何级数增加。

    而从财政开支说:亲王的固定工资,即禄米,每年就有一万石,郡王是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其他的各类爵位,更都有数额规定,累积下来,本身就是个天文数字。另外还有每年不固定的各色赏赐,有时候甚至比固定工资还多。

    而对于藩王来说,政治上没自由,吃饭穿衣受限制,但生孩子的自由,却是绝对有,大多数的藩王,都是逮着机会可劲生。生了就要给待遇,世代繁衍下来,人数滚雪球一样增加。就拿《天潢玉牒》里的记录说,到了嘉靖元年,明朝的宗室总数,就比明初膨胀了上千倍。

    现在一改革,王朝负担的总量大大减轻。更重要的是,为了给明朝政府增加收入,并给藩王子弟一条出路,规定藩王不得纳妾,除非藩王妃离婚再嫁。各个宗室,以前娶了侧室的不用离婚,但是添加新的侧室不允许,除非原配离婚或者死亡。

    同时,为了给宗室子女找出路,鼓励他们投身新设立的学校医院,以及航海部门。此外,农学,以及新设立的药学,化学行业,以及工业制造业鼓励他们参加。那些辅国将军以下的宗室对此非常欢迎,因为禄米虽然好吃,可是人微言轻的旁支未必能拿到手。更重要的是,有些贫困的宗室宁愿自谋生路,但是以前因为制度所限,他们不能如愿。

    现在给了他们一个出路,这些宗室自然非常欢迎。同时,宗室可以充当营以下的低级军官,并鼓励操纵技术兵器。但是营以上的军官,不鼓励他们充当,这自然是为了防止他们谋反。

    以前,各个藩王因为没有儿子就要除国。所以,有的藩王弄出了养子冒充亲生子的丑剧,还因此获罪。现在,只要你有女儿,女儿一样可以袭爵。儿女都没有的,收养子女也可以。宗室子女一般都有文化,干干老师医生,以及农学、化学行业,比起一般的平民子弟更加在行。同时,和他们一起充当老师医生的,则是举人,秀才以及童生们。

    按照嘉靖皇帝的命令,学校校长,医院院长一律优先以举人,秀才,蒙馆主事,从医多年者和宗室后代首先充当。一时间,大明国内人才济济,兴旺不已。以前多是睁眼瞎的大明国民,在新制度下,也开始学会了写字,至少他们都学会了自己的名字。

    一方面是杨廷和大量裁人,一方面是嘉靖皇帝主持的新部门大量招人。那些被杨廷和裁汰下来的官员们,大多也找到了自己的新职位。有些去学校当教师,有些去当医院管事,还有些到了生产一线。

    杨廷和曾经传达武宗遗令,裁汰威武营的各团练部队;周边部队入卫京师的都给以重赏,然后各归本镇;废除皇家商店和军门办事官校,原办事人员全部遣回家乡所在的卫所;哈密、吐鲁番、佛郎机各国进贡使臣都给以奖励,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