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露出獠牙的杨慎

    第六十八章露出獠牙的杨慎 (第2/2页)

 张璁、桂萼又与黄宗明、黄绾联合上疏:“今日尊崇之议,以陛下与为人后者,礼官附和之私也。以陛下为入继大统者,臣等考经之论也。”

    其实,杨廷和集团的不敢辩论,正说明了他们的色厉内荏。普通人不能认爹,人家还不乐意,何况是皇帝呢!

    毛澄见势不妙,马上装孙子,声称自己有重病。杨廷和推荐了罗钦顺,罗钦顺又不是傻子,知道皇帝占理。但他又害怕杨廷和心狠手辣,就是不上任。

    不过,想当官的人是永远不缺的,杨廷和很快找到了官迷汪俊出任礼部尚书。

    汪俊为讨杨廷和欢心,拼凑了廷臣73人上议。汪俊胡言乱语道:

    祖训“兄终弟及”,指同产言。今陛下为武宗亲弟,自宜考孝宗明矣。孰谓与人为后,而灭武宗之统也。

    盖宋程颐之议曰:“虽当专意于正统,岂得尽绝于私恩。故所继,主于大义;所生,存乎至情。至于名称,统绪所系,若其无别,斯乱大伦。”殆为今日发也。

    汪俊统计同意他们意见的有“八十余疏”二百五十人。

    北京城里有顺口溜:“八十篇狗屁文不让人认爹,七十三个马屁精,愣说自己是二百五。”一时间,二百五尚书汪俊沦为笑谈。

    这时,张璁、霍韬、熊浃、桂萼等旗帜鲜明的持反对意见。

    这时,郧阳巡抚章拯上书“大礼仪是大臣不对,群臣不得干预帝王家事。”

    何无敌上书:“什么叫王道,对手不听话就灭了他。什么叫霸道,听话的也灭。什么叫孔孟之道,灭之前跟他打个招呼。什么叫天道,任何时候,想灭谁就灭谁。帝王之道,群臣勿猜。风闻阁相勾结蒙古,十万边兵皆曰奸相可杀。”

    这时,舆论的风向已经转向了嘉靖皇帝这边。

    杨廷和以退为进,提出辞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