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君子坦荡荡

    第三十二章君子坦荡荡 (第3/3页)

符合市场需求,一个月做几个出来足够改善生活用了。

    这么过几年,大环境变好了,人人都有钱了,市场也培养的差不多了,再有人想扩大生产的时候,赵林再带着资金砸过去一样少不了分一大块肥肉。

    做好事归做好事,吃亏的事可不能干。

    什么是好人?比坏人更坏,但是不对普通人使坏的人才是好人。

    对好人的定义是得定的高一些,不然怎么会出那么多好心办坏事的报道出来?人人都不做破坏大众道德的事情,社会风气就不会变坏。

    而符合大众道德的人,还是叫普通人比较好,有意的拔高好人的比例只能说明一件事儿——社会风气太坏了。

    还以为能给丁海峰添点堵的赵林,在和他交流之后无疑又挨了一记闷棍。人家根本不用动手,听了赵林对床垫的描述之后,写了个条子交给赵卫国就不管了。还说这点小活技术含量太低不值得他动手,去厂里随便找个小工就能行。

    不愧是接替赵红阳的技术科长,不说本事怎么样,傲气倒是十足十的像!

    图也画了技术要点也说了,赵卫国乐呵呵地拿着丁海峰的条子去厂里干活,又剩下赵林一个人变得无所事事。

    闲得无聊,赵林在街上溜达着溜达着就到了维修店里。费这么多口水,花这么多心思干吗?转这么一大圈,还是回来了。

    赵林拿着电焊欲哭无泪。

    反正店里的活怎么都干不完,全县城只有这么一个维修部,想闲也闲不下来,连和几位来帮忙的师傅说话的时间都没有。一口气忙到天黑,赵林这才揉着被电路板折磨惨了的眼睛回家。

    这一下午他算是想明白了,为什么算计不过这些人呢?就因为他干什么都不投入,事情开了个头就想着抽身而去。而他们对眼前的一切事情都那么的真诚,那么的投入,根本就没心思去算计什么。

    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