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徐文山抄诗被抓包,众姨娘乱点鸳鸯谱

    第七章 徐文山抄诗被抓包,众姨娘乱点鸳鸯谱 (第2/3页)

文山的母亲拉着二姨娘,悄声离开了墙根,往大院走,一边走一边说:“文山还有这等才情,你怎么不早点说。”

    二姨娘说:“我也是今早去看他,才发现他桌上稿纸的,谁曾想他把我们瞒这么紧!”

    徐母道:“唉,也怪我们平时跟文山疏于交流,才差点让他这颗明珠蒙尘。”

    ……

    原来今天早上,二姨娘到书房看徐文山,发现了案台上的诗稿,拿起来一看之下,为那诗稿的才华耸然动容,便拿了诗稿急匆匆去找徐文山之母。

    看了诗稿,徐母也说不出什么话,便叫上几个姨娘,一起传看,众姐妹看完后,都不知如何置评,最后便把皮球踢给了徐长水。

    堂屋里,徐长水端坐中央,一沓诗稿摊在众人面前,一时无人说话。

    四望无人说话,徐母清了清嗓子,道:“我首先要做检讨,我也是对文山的教育太疏于指导了,居然今日才知道,他在默默写诗……”

    “姐姐你就不要检讨了,”二姨娘一顿抢白,“文山会写诗,谁也没想到,我们大家不都是现在才知道么?”

    三姨娘轻飘飘地说:“主母不知道,情有可原,但管文山生活起居的二姐也不知道,却有些诡异了。”

    二姨娘面红耳赤:“你怎么这么说话?”

    务实的四姨娘打住她们的话头:“二姐管得了生活,却管不了文山写诗,话说回来,他长到16岁,好像除了开蒙以外,也没什么人管文山的教育了。”

    “没人管还能写出诗词,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五姨娘话不多,却很关键。

    这个时候,徐长水发话了,他说:“我早就知道文山会写诗了……”

    “什么!”在座的几个姨娘,都站了起来。

    徐长水被她们的反应吓了一跳,弱弱地说:“他14岁那年,我带他去相亲时,就写了一首什么‘黄河远上白云间’,李秀才把他一顿夸,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文山14岁就能成诗,老爷你怎么不早跟我们说!”二姨娘叫道。

    徐长水抠了抠自己的下巴,讷讷地道:“很稀奇么?”

    “何止是稀奇!”二姨娘大叫,“看看这首:‘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多美的一首词!”

    六姨娘点头道:“用词雅致,描写入微,心思细腻,确实一首好词。”

    五姨娘说:“最难得的是写词的是16岁的男子。”

    三姨娘大声说:“这写的就是老爷不在家时的二姐呀!她常常就是这么懒!”

    二姨娘啐道:“说得你不是一样!”

    几个姨娘笑闹起来,六姨娘拿起诗稿,在嘈杂声中念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