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缺秘书文山寻人才,说秀才公子许学堂

    第三十九章 缺秘书文山寻人才,说秀才公子许学堂 (第2/3页)

现在店面增多,能读会写的人才紧缺的事。

    李秀才面上露出难色,道:“徐公子,想必你对下属必定体恤有加,只是我身为本朝秀才,一来按律不得经商,二来学习备考时间甚紧,恐怕没时间……”

    徐文山一怔,知道李秀才误会了,赶紧道:“哪敢劳烦李先生去经商?我来是想请李姑娘出山。”

    这回轮到李秀才发愣了。他首先想到的是,难道……徐文山这是来提亲的?可是心急也不是这个程序啊?

    也不怪李秀才想岔了。从古以来,从来就没有女人出头露面去工作的,最多只在家纺纺线,徐文山提出让李清出来帮工,超前了几个时代,李秀才的思路顺路一拐,就想到了老板娘还以为徐文山是来求亲的。

    徐文山仔细跟李秀才解释一番后,他才勉强理解了徐文山的意思,尽管徐文山许下厚酬,李秀才始终觉得有些不妥。

    “自古以来就没有女人出嫁前在外抛头露面的道理……”

    “世易时移,风俗亦移,古之法今不足取,”徐文山道,“譬如良药,病万变,药亦万变。祖宗之法并非万世不移,也该因时而变、因事而变。”

    这番话说得振聋发聩,李秀才稍稍被打动了一些。

    徐文山趁热打铁又道:“李叔,我就给你交底吧,其实我苦于没有能读书识字的人才,想要开办学堂,但是资金不足,请不起老师,我父亲轻易也劝不动。若是能借到李姑娘一臂之力,我外出打通商路后,集到资金,必定兴办学堂。”

    听到这番话,李秀才竟扑通一声跪下了。

    徐文山赶紧扶住了李秀才:“先生何故如此?”

    李秀才激昂道:“贤侄想要打通出山商路,那只是小事,兴办学堂,却是功德无量的大善事!是惠及子孙万代的大善事!你要为鹿鹤沟建立学堂,那些吃奶的、学步的、穿烂裤裆的娃儿,教得他们读书识字,以后不定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