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种大田,作大死(一)

    第452章 种大田,作大死(一) (第2/3页)

,孟昶自娶了赵安宗之后,一日老成过一日,做事越发仔细,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的做大事了。

    “前面带路,不要声张。”赵川低声说道。

    “主公,在下替天下读书人谢谢你。”

    突然,迎面走来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跟那个叫何承天的少年,似乎有个七八分的相似。

    “你是……徐广,何承天的舅舅,对吗?”

    俗话说外甥像舅舅,果然不假。

    “没错,在下正是徐广,现在在以太馆担任教授一职。之前令正(古时对朋友妻子的正式称谓)邀请我来洛阳,在下虽然是谢奕家门客,不敢忤逆谢奕掌上明珠的要求,但是心中还是颇有怨言。

    今日见到主公所作所为,当真是感觉自己过去是井底之蛙啊。”

    徐广说得十分客气,甚至带着几分讨好的意思。

    赵川心中暗想,要是你知道我刚才跟那位谢家明珠在书房里有多么疯狂和肆无忌惮,沉溺于夫妻人伦之事,大概会拂袖而去的吧,果然是人前一张皮,你永远看不到人后有什么事情。

    往里面走,庭院深深,以太馆门面不算大,但占地却不小,为了某些“试验”能够进行,赵川划拨了很大一块地方,连续打通了连着的几家大宅院,并把周围所有房屋全部清场,安插内卫,日夜守护。

    “川哥哥,你来了。”王孟姜像是小鸟一样飞奔过来,扑到自己怀里,旁若无人的秀恩爱,周围的徐广啊,康权等人都装作自己没看见,长安君虎着脸,却也是无可奈何。

    “走,带我去看看,你的杰作现在如何了。”

    王孟姜拉着赵川的手,几乎是在拽着他往里面走。

    一个并不是太大的圆轮,上面密密麻麻的插着用木块雕刻成的小字,排列得很是整齐。

    比起当初那个“山寨版”,这个虽然依旧不是可以长期工业化使用的“最终版”,但已经强了太多太多,离赵川心目中的那种已经比较接近了。

    “川哥哥你当初说了个方案,我想了想,也觉得你那种会比较好。不过对于这种木雕要求比较高,要是随便弄的话,那就装不进去了。”

    不得不说,王孟姜真是个人才,你只要好好点拨她一下,后面的事情都不需要操心。

    赵川为什么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对王孟姜倾囊相授?当然是希望找一个可靠的帮手,凡事不需要总是自己亲力亲为呗。

    调整好转轮的高度,王孟姜开始转到把手,转轮上面的纸上留下了又小又密,却又很清晰的字迹。

    “看,这就是书圣王羲之家嫡女王孟姜手书,噹噹噹!”

    王孟姜得意的将那张纸拿起来,递给赵川说道:“按你说的,论语通译,下面的注释也按照你的要求改了,很多和以前不一样,估计会有读书人骂你,那些都不是问题啦,道韫姐会帮你的。

    怎么样?评价一下?”

    我还能说什么,你这简直是在开挂嘛!

    “鬼斧神工,天下能工巧匠不及娘子万一。”赵川一脸谄媚的说道。

    “你就是在哄我吧,不过我喜欢听,好了,这里不需要我了,累了两天,我先去洗个澡,然后回卧房休息了。”

    王孟姜给了赵川一个明媚的眼神,那意思是在说,娘子我洗白白了等你,一定要来哦。

    赵川表示我一定到。

    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孟姜走后,赵川翻看这两天自己这位二夫人做试印刷的《论语通译》,暗暗点头。

    按后世的标准来说,这质量简直辣鸡好吧,从纸张到印刷简直一无是处。

    但以这个时代的标准看,已经是神物了。

    “先生,自此以后,你和你外甥,大概是没办法离开洛阳了,我也是逼不得已。

    限制你们的自由,比别人杀我全家要好,还请理解。”

    赵川拍了下徐广的肩膀,对方受宠若惊的说道:“这个在下明白,和名垂千古比起来,在下受这点委屈不算什么。没想到将来青史上也会有我徐广的名字啊,能来以太馆实在是太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