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果然来了

    第三章 果然来了 (第2/3页)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纸上的鲜血历历在目。

    “临近离别,姐姐的功底却愈发醇厚,才高八斗,这具身体都装不下了。苍天何其不公啊。”

    谢玄的泪水顺着脸颊流到纸上,滴了一滴,还好不是在有墨水的地方,他手忙脚乱的整理好贴子,在一边放好。

    他一身的力气,文韬武略,然而对于救活姐姐,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从小挨打都不掉泪的谢家武胆,居然夜晚偷偷的哭哭啼啼。被人看到了笑掉大牙。”

    谢道韫被谢玄吵醒,转过头面带微笑的看着弟弟哭,心中感受到难得的温暖。

    “等淑文来,我跟她交代几句,相信四叔不会为难她的。这是我最后的遗愿,如果这样都不能让四叔家的人罢手,那我也是无能为力了。”

    谢道韫的语气颇有点无奈,还带着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舍身取义”。

    “阿姐,你跟淑文又不是至交,搭上这条命,值得么?”

    谢玄止不住泪水往下流,怎么都擦不掉。

    “我并不是为了她,我就是为了两个字,那便是公道!世家不讲公道,所以终究有乱民会反噬,我虽不能阻止,但拼上一条命,也不能让谢家门楣蒙羞。咳,咳咳。”

    多说了几句话,谢道韫又开始咳嗽起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并没有减缓,那大夫的药只是让她不那么难受罢了。

    “睡吧,淑文他们估计两三天就会到襄阳了,我还不会那么快就死呢。”

    脸上都是蜡黄的谢道韫轻轻一笑,不知为何这笑容让谢玄格外心酸。

    天刚刚蒙蒙亮,赵川就让吕光下令全军拔营往南乡进发。

    由于武关在秦国手里,晋军在南乡地区采取的是动态防御的策略。即不计较土地的得失,争取襄阳地区的防御时间。

    南乡郡一共才两万户,十几万人的样子,分布在八个县,郡治在南乡县城,这也是晋军驻扎的位置。

    这里多半是军户,用来屯田的,同时也是晋国和秦国的缓冲地段,真正打起来,晋军会诱使秦军孤军深入到樊城,依托襄阳城北的汉水来抵挡秦军进攻。

    而这块作为战略纵深的南乡郡本来是苻健的地盘,后来被桓温北伐时顺便抢走,之后秦国元气大伤,也无力抢回来,只好守住长安的最后一道关口武关。

    赵川的队伍不紧不慢的往前走,并没有再碰到那些不开眼打劫的。

    但很快,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出现在视野,并在赵川他们前方几百米的位置停了下来。

    赵川也让队伍停下来。

    对方打出的是晋军的旗帜,还不知是敌是友,因为这年头挂羊头卖狗肉的不要太多。

    吕光已经下令所有人弓上弦,结防御阵,随时预备对方的突袭。队伍之中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淑文和桓婧躲到赵川身后不敢冒头。

    “请问来人可是秦国使节一行?”

    对面的语气居然很客气,而且说话之人似乎年龄也不是太大的样子。

    赵川心中稍定,看来是遇到前来接应的正规军了。

    历来两国交往访问,都会有接应的队伍,一方面是防止对方使节做出刺探军情,散播谣言这样的坏事,另一方面也是保护他们的安全,防止国内别有用心的人使坏。

    “我正是秦国出使晋国的郎中赵川,后面是我的亲卫队,请问阁下怎么称呼?”

    听到赵川的话,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将把头盔和佩剑递给副将,慢慢的走向赵川这边来。

    嗯,对方无敌意,而且办事很有分寸,有礼有节。

    这家伙虽然年轻,但好像也不是等闲之辈啊。

    仔细的观察对方的行为,赵川觉得这个人很懂进退,善于揣测对方心理,这种人一般都不会是傻愣子。

    “幺叔,我在这里啊!”

    桓婧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一下子扑到这个年轻将领的怀里。

    “哎呀,你这盔甲抱的我好疼呀!”随后她又快速的分开了。

    随着桓婧一声娇嗔,两边的紧张气氛彻底的缓和下来。

    这位年轻的将领穿着鱼鳞甲,一看就是世家才会有的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