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对症下药(二)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399章 对症下药(二) (第1/3页)

    正所谓“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在应天军工厂,新制造的高射炮被众人称为“鸟炮”。至于你问这“鸟炮”和“鸟铳”有什么关系?答案是有!肯定有!

    鸟铳是在明代后期出现的,以细长著称,号称能打下天上飞的鸟禽的火铳,当然在腐败、克扣加剧之后,这玩意儿迅速沦为“只能打个鸟”,而这“鸟炮”显然比“鸟铳”威力大的多,而且它的主要攻击目标确实是能够飞行的玩意,至于你说不可能用昂贵的飞艇当靶子,又不可能真放一群鸟(鸟看见这边火铳大炮的阵势,早飞远了),那用什么来当靶子呢?风筝!没错,就是风筝!因此“鸟炮”又有了另外一个外号——风筝的冤家!

    风筝是当前能够飞行(至于那根线?在意细节的都是傻瓜哦)的人造物中最便宜的一种,而且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造型多变!受弹面积、形状和飞艇类似的大型风筝对于应天府的能工巧匠来说并不算什么,至于你说飞艇似乎比风筝耐打?这不是个事儿,因为说实话防空火力威力溢出在二战以前都是普遍现象,反正只要打中了就是给力的伤害,飞艇那布比风筝那纸还能结实多少?

    至于火箭弹,那也是在以风筝为靶子持续测试、修正、加速研发中,至于这玩意的外号,那是比较朴实的烟花名称“钻天猴”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鸟炮”和“钻天猴”的命中率逐渐出现了平静,而射高倒是越来越丧心病狂了。从刚开始的不到二十丈,到后来的五十丈、八十丈,后来还有一百多丈的记录,而这三百多米虽然放在后世不算什么,但对于十七世纪穿越者制造的飞艇来说已经是足够的威慑,从三百多米高的地方投弹已经没有任何准头可言,能否命中,能命中什么已经完全看信仰。

    然而这不够,远远不够!地面防空火力到底是被动、防御型的,有空对空火力才是主动、进攻性的。于是乎钱理彦的飞行大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至于靶子,依然是风筝。

    “根据统计数据和演武场上的观察,火箭弹在空对空的攻击中似乎比火铳有优势……这倒是个有趣的发现。”毛雄辉自言自语,然后他得出了结论,“或许这个优势其实在于‘质量利用率’上?”

    没错,就是质量利用率,例如火铳这东西耗费了那么多铁,但真正参与攻击的其实也就是那么一点点火药和弹头,而火箭弹则相对来说参与攻击的质量比例高的多,因此在空战这种对质量限制很严格的条件下,优势十分明显。

    “很好,很强大。”这是毛雄辉对“意外发现”的态度,不过仅仅称赞一番,然后按部就班可不是他的风格,举一反三,再进一步才是吴国公的奥义——“反正自从控制了台湾的硫磺资源后,黑火药的生产成本越来越低了,不如努把力,干脆把康格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