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阿破机神教

    第400章 阿破机神教 (第2/3页)

击力而言只是黄色炸药的零头,但RPG火箭筒的许多设计理念都有参照意义。

    阿破机火箭筒分为“发射筒”和“火箭弹”两个部分,发射筒一般置于发射手肩上,扣动扳机点发火箭弹,短暂而强劲的喷射流推动火箭弹呼啸而出,其射程和威力基本上能达到两斤半炮的水准,而重量则轻得多,这就是巨大的优势。至于阿破机的弹头里装什么玩意儿,那可就复杂了,理论上说延迟爆炸的火药弹头、白磷触发的燃烧弹、铁皮灌铅的实心弹,整个一个大铁坨子的破甲弹,甚至装载石灰、乙醚等物质的特种弹药,都行!

    在充足的人手和同样充足的资源支撑下,阿破机火箭筒的研发速度颇为喜人,然而在后来的一系列测试中,一个之前没有充分考虑过的难点被暴露出来——没错,就是尾焰对己方士兵的伤害……

    阿破机不是火箭车,它的尾烟距离士兵实在太近了,那熊熊燃烧的烈火和随之而来的炽热气流,很容易造成惨烈的烧伤,这一点在大仰角投射或者攻击空中目标的时候特别明显。事实上后世的RPG火箭筒攻击直升机的时候,尾喷口后二十米范围内都是危险区,需要事先做一些准备工作,例如在地面上挖一个大坑或在尾喷口上焊一个角铁来折射尾喷焰,阿破机的尾焰虽没有RPG那么厉害,但哪怕是一丈的伤害范围,也会增加士兵的受伤可能。

    最终解决尾烟伤害的办法简单粗暴,甚至有点滑稽——既然是喷射出来的火焰和高温气流可怕,那么干脆用盾牌挡开就是的,而且这盾牌可以直接装在发射筒上,多少能起到一点发射阿破机时的防御效果。由于带盾的阿破机确实能够规避尾焰伤害,所以此后主要就是弹药威力、火箭弹射程、精度上的改进了。

    ————分割线————

    当“阿破机神教”逐渐在毛雄辉军中流行,火箭车之类超远距离打击(以十七世纪的标准)的兵器开始列装的时候,对战船的改造、升级、换代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之前为毛雄辉、洛英的势力立下汗马功劳的混凝土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渐渐显露出许多缺点,其中最致命的一点,那就是——笨重。

    混凝土的密度远远小于钢铁,但在强度上差的更多,这造成了在同样强度的前提下,混凝土炮其实是比钢铁炮要更加笨重的。因此当钢铁加工技术瓶颈,水泥产量却井喷的情况下,混凝土炮确实有“暂时”的优势,但一旦铁产量上去了,那么钢铁炮很快就会反超混凝土炮。至于在旧时间线上一度“贵,但是值得这个价钱”的青铜炮,由于火箭弹技术的发展,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可以跳过去的科技点”了。

    于是乎在旧战船上的混凝土炮,大部分可以拆下来作为岸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