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维扬血,烟花泪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130章 维扬血,烟花泪 (第1/3页)

    数年以前(或者三百多年以后),洛英请教过她爷爷一个问题:为什么南宋可以维持一百多年,南明却崩解的那么快。

    爷爷的回答非常简单明快:“因为北宋灭亡时才一百六十七岁,而明朝灭亡时已经二百七十六岁了。”

    国家政权也是抽象意义上的“生命”,有生老病死的周期,北宋灭亡时只是一个“后期”政权,各种腐败堕落虽然显现,但还没有到完全失控不可挽回的地步。而明朝灭亡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末期”政权,各种矛盾总爆发,已经到了除非神仙下凡否则谁也救不了的地步……淄川军战力碾压又怎样?博兴军控制水域又怎样?赵应元活下来了又怎样?庄子固比旧时间线上强大的多又怎样?只要扬州城里那些软弱无能的文官,揪心叵测的武将不来一次彻底的大清洗、大换血,那么这座城池的陨落就是必然……

    水迷茫了洛英的双眼,她分不清这是泪水还是雨水。洛英想起,在旧时间线上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也提到了大雨,甚至有人认为正是这样的大雨(尽管不是同一场雨)避免了扬州城彻底被战火焚毁。而现在,这场雨却让洛英想起了更多的东西——从冷酷的科学角度看,或许就是战争释放的大量凝结核诱发了降雨,而从洛英版咏叹调的角度来描述——

    这,就是烟花之城的眼泪。

    这座城池在呻吟、在哭泣,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泪水和流淌蔓延的血水。除了淄川军那些预先配备了防雨设施的火铳外,其余的火器包括各种大炮和木柄震天雷都受到了湿气的波及,当然敌军的火器失效的更彻底,弓箭也在雨中变成了摆设,于是战斗越来越退化成冷兵器肉搏战——更原始、更粗暴、也更血腥。

    由于霍铜带着五百精兵一直忠实尽责地守卫着郡君和其下属,这一段城墙、城门和内侧区域的控制权依然在淄川军手中。但是友军的情况却非常的不好,因为“大势已去”的缘故,刘肇基、马应魁、乙邦才得手下动摇叛变的数量极多。其中以马应魁最为倒霉,直接被一个暴起伤人的游击捅成重伤,然后被脑袋被一个叛变的参将收了去;刘肇基倒是带着一帮人马一路向扬州府衙门的方向冲杀而去,然后就如同泥牛入海再无音信;至于乙邦才,他倒是活下来了,不过是在砍杀了数个叛兵后用力过猛金创崩裂,从马背摔下来,然后被淄川军所救,现在安置在城楼里,喜乐给他换药呢。

    “呃……啊……”由于伤口灼热的剧痛(硝酸银依然是淄川军消毒的重要药剂),乙邦才连话都说不囫囵了。而此刻的喜乐一边细心照料一边黯然落泪,甚至在换药完毕后弹琵琶给他听,雨天受潮的琵琶音色下降很多,但却是乙邦才听到的最悦耳的一次弹奏……当一曲结束,乙邦才勉强咬着牙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我……乙某人……愿意……”

    “愿意就可以了,没必要说出来,”面对鲜血淋漓的伤口和骨肉残缺的死尸都面不改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