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江南烽火(四)

    第160章 江南烽火(四) (第2/3页)

前涌,这显然意味着碰撞,意味着人“粘着”在一起,一时间壕沟里除了土外只剩下一种东西——人,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全部都是人,越来越多的人!

    “乡亲们,我们是来打狗鞑子的啊!”

    “不想死的赶快趴下!想死的就冲过来!”

    这两句话从赵应元军队中传出来,由于喊话的人足够多,嗓门又足够大,一时间几乎整个阵前的人都听见了,对于那些进退不得,向前是死向后也是死的人来说,这话根本就是黑暗中的烛光,仿佛沙漠中的清泉……

    生存权是人的最基本权利,或者更为通俗地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人在完全绝望,必死无疑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头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之类的破罐子破摔思想,但一旦出现“活下去的可能”,他们的思想就会转变,迅速地转变。

    先是第一个,然后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壮丁就势趴下再也不肯起来了,你若问那些假满洲兵看到炮灰不肯为“我大清”尽忠恼火不恼火?那是当然的恼火,也是付诸实施要砍人的恼火,但问题是前面的炮灰趴下之后,他们这些还站立的人就成了活靶子。

    标枪,大量的标枪,密集的标枪,这些“原始”的投掷武器确实没有震天雷的恐怖巨响和范围伤害,但也因此不容易误伤其他目标。在极大量、地毯式覆盖的密度之下,也没有什么打不中的顾虑,那些方才还凶神恶煞地逼着炮灰去冲锋的假满洲兵,在数秒之内就成了豪猪兼刺猬,他们痛苦地哀嚎,然后倒下。

    “冲啊,给老子冲啊!杀一个逆贼赏银六两!”“不眨眼”的喊话从清军阵后传来,经历了甲喇章京、牛录章京和普通假满洲兵的附和,声音变得很大,然而这种大声却在阵前被另一种声音给压倒了,那就是之前两句话的浓缩版——“只杀狗鞑,不杀百姓,趴下得活,冲来必死!”这声音一开始只在赵应元的手下中传播,然后迅速蔓延到了已经趴在地面上、壕沟里的壮丁们,喊着十六字真言的人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强。

    “嘿嘿,果然管用!这打仗就是不能昏了头乱冲,要一手硬,一手软才好破敌!”黑面武人对目前的成果非常满意,顺带批判了自己之前的无脑行为,然后他吩咐身边的黄小七、胡二倜——“把压仓底的后招使出来!”

    “咱明人不杀明人!”

    “要杀就杀降清的狗贼!”

    “一个狗贼人头换二两银子!”

    赵应元的许诺显然没有沙金刚的空头支票那么数值惊人,但是却更具有可信度。因为在黄小七扯着嗓子带着一帮人在喊的同时,胡二倜则非常郑重地打开一个沉重的箱子,里面白亮亮、闪光光的全是银子!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或者说的高大上一点,“生物会因为较大的利益而采取冒险举动”。对于这些公然在战场上趴下,已经构成“背叛我大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