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欲生钱!

    第四百五十二章 欲生钱! (第2/3页)

样的魅力,自然也就更加赚钱了。

    “哦~?少爷,您说~!老朽记着。”

    福伯眼睛亮了亮,连忙道。

    “呵呵~!这个很简单,福伯你让人将锡箔贴在琉璃的一面上,然后倒上水银。锡箔会溶于水银变成银白色的液体,紧紧地贴在琉璃板上,这样它就会变成一面比铜镜清晰百倍的琉璃镜了~!”

    李泽轩胸有成竹地说道。

    说起镜子,它的历史已经三千多年前了,最开始人们使用的是青铜镜。那是将青铜铸成圆盘,打磨得又平整又光洁做成的。这种青铜镜照出来的人影,并不明亮。它还会生锈,必须经常磨光。

    公元一千七百多年,玻璃镜子出世了。最初人们制造玻璃镜子的方法:先在玻璃上紧紧的贴一张锡箔,然后倒上水银,因为水银能够容解锡,变成一种黏稠的银白色液体——锡汞齐,紧紧地贴在玻璃板上。玻璃镜比青铜镜前进了一大步,很受欢迎,一时竟成了王公贵族竞相购买的宝物。

    当时只有威尼斯的工场会制作这种新式的玻璃镜,欧洲各国都去购买,财富象海潮一般涌向威尼斯。镜子工场被集中到穆拉诺岛上,四周设岗加哨,严密地封锁起来。后来法国政府用重金收买了四名威尼斯镜子工匠,将他们秘密偷渡出国境。从此,水银玻璃镜的奥秘才公开出来,它的身价也就不那么高贵了。

    不过,涂水银的镜子反射光线的能力还不很强,制作费时,水银又有毒,所以后来被淘汰了。

    现代的镜子,背面是薄薄的一层银。这一层银不是涂上去的,也不用电镀,它是靠化学上的“银镜反应”涂上去的。在硝酸银的氨水溶液里加进葡萄糖水,葡萄糖把银离子还原成银微粒,沉积在玻璃上做成银镜,最后再刷上一层漆就行了。

    李泽轩也想搞这种银镜,奈何要整出硝酸,还需要费很大的工夫,他想把这个艰巨的任务,留给他以后的学生。

    至于玻璃镜的关键材料——锡箔,唐代已经有了。锡箔纸是早年绍兴特有的一种手工业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