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制度与人性

    第226章 制度与人性 (第2/3页)

是把他交给刘志军,让他在发展中发现问题后逐步来规范和完善,那样出来的制度才是真正最适合于食品加工厂的制度。

    还有,在现在销售人员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因为刘志军的存在,他完全可以凭他的威望和情分就能将这帮人管好,如果硬拿制度来套的话反而会影响兄弟之间的情分。

    这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因此还不如出现问题后再来完善制度更有效果。

    这就是公司发展前期的人性化管理,人管人比制度管人更灵活、更有效果、更温情。

    当然,当人数多了之后,人性化管理就会出现局限性,会导致管理者顾不过来,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引入一定的制度来进行管理,大家都按制度来办事。

    就好比蒋丽华的生产部门。

    在员工只有三五个人的情况下,她可以用人管人的人性化方式来管,但人多了之后,她就管不过来,这时候就必须开始分组,然后引入制度,通过制度来管人。

    虽然这两个例子只是涉及到食品加工厂的销售和生产的部分环节,但也足以说明公司在起步阶段管理方式的变迁。

    简而言之,在人数少的情况下,人性化管理可能更有效率,更能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但人数多了以后,人性化管理就会管不过来,这时就需要变迁到制度化管理。

    但制度化管理也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冰冷、死板、没有人情味。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企业文化、人情味来凝聚员工的归属感,让大家有主人翁的感觉,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时候又需要引入人性化管理,形成·人性和制度的综合管理,才更有效果。

    当然,食品公司离这个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吴小正还有的是时间来慢慢考虑。

    “下面开始正式开会。”

    吴小正把思绪从制度与人性的考虑中转移到了本次会议上来。

    “我知道大家有很多事情想说,但为了保证会议的秩序和效率,我们分三步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