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杨主任上任

    第342章 杨主任上任 (第2/3页)

供的那份安置方案细细消化,并且把其中最有吸引力的部分罗列了出来,提前开始了宣传引导工作。

    很遗憾,职工动员大会的结果还是让他很失望。

    按照县委的意见,宋年华此次公布的分流名额仅二十人次,而且条件相当优厚。

    可自愿接受分流的报名人数,包括马德贵在内,也仅有三人。

    意见倒是收集了一大堆。

    无奈之下,他只好拿着这份名单,以及收集的一大堆意见,反馈到了县委县政府。

    拿着宋年华反馈回来的这份情况汇总报告,戴博艺和杨贵平都陷入了苦恼中。

    他们早已预料到,改革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没想到这么难。

    “杨主任,对于这份报告你怎么看?”

    杨贵平稍微思考了一下。

    “戴书记,我觉得这份报告上反馈回来的只是一些表面的问题,真正的原因还是应该从本质上去分析。”

    杨贵平也开始有了一点语出惊人的风格。

    戴博艺颇感兴趣地看向了他,等待他的解释。

    “戴书记你看,这些职工所提出的问题,大部分是集中在供销公司本身。大家都在关心供销公司会有怎样的变动,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工资能不能发出来……对吴大厨表示关心的却很少。”

    “这不是一件好事吗?说明职工们对供销公司很有归宿感啊!”

    “表面上看是这样,但实际上,却是这些职工都已习惯了在国企的安逸生活,哪怕守着一个很渺茫的希望,也不想自己的生活有新的变动。”

    杨贵平确实把问题的本质说出来了。

    习惯安逸、不愿折腾,这是古往今来变革都需要面临的一个大难题。

    这是人性。

    人性的这种特点用一个词准确地来形容,那就是“守旧”。

    这样的例子其实是非常多的。

    远的不说,在现代就有很多典型的例子。

    以现在的邮电系统为例。

    现在的邮电局,还是邮政和电信在一起的。

    但到了98年,邮政和电信会分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