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战后安排

    第45章战后安排 (第3/3页)

各户跨度为21米,标准7间房的宽度,沿街的一面,除去大门后皆为门面房,后边为仓库和住宅,每户有单独的水井,作为商铺和住宅非常方便;而路南则是单纯的商铺和仓库,每户跨度为15米,共30户;这些住宅和店铺将来主要用来出租,或者分封给有功之人。

    太平村以南的石板路两侧暂时没有开发。

    几百人的工地非常壮观,很多好奇之人都来参观,奴役异族人劳动,这在并州十分罕见,都感觉非常解恨;好在高顺并没有怎么虐待他们,每天保证两顿干饭,都能吃饱,且偶尔还能喝顿骨头青菜汤,作为俘虏,这个待遇已经不错了。

    西部匈奴威胁暂去,鲜卑族很难威胁到这里,高顺希望把这里建设成雁门郡的一处商业重地,成为并州北部的一处世外桃源,让当地的平民过上稳定的日子。

    由于连续两次击败匈奴骑兵,护村队在并州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且大家得知在赵庄修筑堡垒之后,赵村以东地区逃离的村民逐渐返回,人口逐渐多了起来。

    在太平村施工现场东边,现在沿路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小市场,为来购买粮食的客商提供服务,有茶水铺、包子铺、简易饭馆、马车修理铺、销售马料饮水等,由于每个粮商来进货都会带来多达几十辆的马车,只是那些马车夫就不少,马匹需要喂养和饮水,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一个发财的小商机。

    高顺的诸多行动,令雁门郡获获益匪浅,在得知护村队击败匈奴千人队后,雁门太守派人来拜访高顺,其目的亦是交好。高顺不敢怠慢,隆重迎接,热情招待。

    双方达成大量购买军粮的协议,粟米按每石头300钱的价格,每月至少5000石,最多10000石,全部到桃源堡自提,这种无营养的协议高顺本不想签,无奈使者想拿点成绩回去,高顺只好配合。

    双方还达成相互援助的口头协议,若鲜卑来袭,高顺会派骑兵援助,反之亦然;高顺提出在雁门郡各地招收护村队的请求,使者无权决定,承诺禀报太守后一定会给高顺一个满意的答复。

    平静的生活如流水般滑过,时间过的很快,高顺对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感到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