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搬迁郡治

    第104章搬迁郡治 (第2/3页)

达居庸关,那样的话局势就危险了;至于防守问题,若中部都尉受到攻击,北部都尉和南部都尉会同时援助;若北部都尉受到攻击,则中部都尉和护乌桓校尉会提供援助。”

    赵瑞开始思索高顺的话,高顺趁机查看了一下胡长吏的属性,武力值43,智力65,政治62,属性有些低,作为低级官吏合适,作为太守长吏就有些差了,与赵都尉不在一个级别上,暂时没有合适的人员替代,只能暂且留任。

    见赵瑞还在思考,高顺又说道:“我还计划,把鸡鸣山以南的地区归上谷郡管辖;鸡鸣山以北的地区归护乌桓校尉府管辖,目前只管辖马城、宁城和广宁城三县;这样的话一处受到攻击,其它各处可相互支援,遥相呼应。”

    赵瑞抬起头来说道:“军师,这样的话非常不错,不过上谷郡离护乌桓校尉府的距离太远,我建议在烟筒山下,黄羊山以北,洋河之畔,修筑一座军城,即能保护上谷郡北部的安全,又能保障校尉府的物资补给,缩短增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保障代郡东部的安全,道人县只需防备西部的敌人便可,毋须担忧侧翼的安全,这样的话各处防御便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高顺明白赵瑞所说的地方便是后世的宣化市,在冷兵器时代,宣化的地缘优势非常重要,南接涿鹿盆地,北联张家口盆地,向西是联接大同盆地的阳原盆地,西南便是蔚县盆地,要是在宣化建立一座大城,则会成为周边几个区域的地缘核心。

    “哈哈,赵都尉这个建议好啊。”

    “是军师的思路引导了瑞,瑞支持军师的调整计划,这样的话每个点受到攻击,至少有两处驻军进行增援;若将来占领平城,则效果会更好。”

    高顺也想占领平城,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还需要那里的乌桓人帮助牵制一下鲜卑人,减轻一下代郡侧翼的防御压力。

    高顺说道:“我准备任命你为代郡中部都尉,带领一半的兵力驻守道人县,不过为了薪俸统一,只能享受六百石的薪俸,南部都尉、北部都尉、上谷郡都尉和校尉府的军司马都是六百石,且都尉以后直接管兵,都伯以及以上军官由太守直接任命,都尉下设一负责文书和杂务的长吏,长吏和各县长一样的待遇,薪俸为五百石,不知道赵都尉是否愿意?”

    赵瑞想了一下,他本是良家子出身,混到这步不容易,若失去了这个职位,朝廷未必会给安排新的工作;高顺年轻,一次就获得了3个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