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董卓遇刺

    第369章董卓遇刺 (第2/3页)

大好,没有仔细追究伍孚的刺杀行为,通过这件事情,使得洛阳内的士人向他低头,董卓感觉没亏,至少看出了这些士人对他的态度。

    不过他此后躲进了原来何进的大将军府,加强护卫、防范,一般不再出门。

    从董卓的种种倒行逆施中,王允早已敏锐地意识到他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可是,董卓手中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党羽众多,而且董卓本人凶残毒辣,如果主动出击,只能是以卵击石。于是,王允表面上一味听任,甚至顺从董卓,让他放松对自己的戒备,实际上却在细心计划,周密布置。

    王允不动声色,顺势归顺,尽量迎合,有时,王允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来换取董卓的信任。

    董卓见王允不但具有才识,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于是便把王允当作自己的心腹亲信,对王允不生丝毫疑心,而且提升王允为司徒,同时兼任尚书令;使得王允位高权重,无论朝政大小,都托付给王允处理。

    在与董卓表面敷衍的同时,王允暗中积极组织和筹备反董卓的斗争,不过事情做的更加隐密,绝不能重蹈伍孚的覆辙。

    董卓对王允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马日磾,字翁叔,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此前一直被打压,此时,很得董卓信任,被任命为太尉,为董卓造势。

    现在李儒专管军队和情报,出现刺杀事件,董卓没有追究,他却非常自责;现在董卓是凉州军的唯一统领,若是他出现意外,凉州诸军无人有魅力统管起来,必将会出现四分五裂的状况,很容易被关东军各个击破,各人的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于是,李儒对洛阳城的防御做出调整,加强对董卓和洛阳的防护;对各城门校尉、中尉、司隶校尉、执金吾等带兵将领,统统做了调整,全部换成可被信任的凉州人士或者三辅地区的人;洛阳守军全部换成战斗力极强,且忠心耿耿的凉州兵。

    战斗力极强的“飞熊军”驻扎洛阳城内,不时巡逻;李傕更是住进太师府,时刻保护太师府的安全。

    随后,一场血风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