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李儒的阳谋

    第392章李儒的阳谋 (第2/3页)

完豫州,便可对攻打徐州了,此时需忍耐一番。”

    “难道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坐等他们变强?”

    李儒耐心的解释道:“太师,我们不对付徐州,却可以对扬州动手脚,袁术只是名义上完成了对扬州的控制,有效控制的只有九江郡和丹阳郡;袁术的扬州刺史也是自封的,名不正言不顺,我们可以任命新的扬州牧,让他们相互内斗,而无暇北顾,我们只需坐看好戏便可;哈哈哈,我们还要谢谢冠军侯,是他的主意提醒了我。”

    现在的董卓,可比历史上相同的时间滋润许多,不用顾忌凉州叛乱,不用担心北疆异族为祸,还有荆州、冀州和青州三州上缴税赋,控制司隶俩郡和兖州四郡,还能经常劫掠豫州,非常富庶,官兵的凝聚力非常强;他现在担心的是关东诸侯的地盘太稳定和平了,希望的便是天下大乱。

    李儒如此说,让董卓心情大好,不过他更贪心,问道:“何不用相同的办法对付徐州?”被陶谦利用,董卓还是耿耿于怀,心有不甘。

    李儒摇摇头,反对道:“太师,陶谦原来邀请公孙瓒和刘备驻守沛县,便是防范我们和其他诸侯,现在他敢有恃无恐的甩掉公孙瓒,肯定有所依靠,儒估计徐州已与冠军侯达成秘密协议,当前我们还不宜得罪冠军侯,所以还是不要招惹徐州为好。”

    董卓心情瞬间变差,哪里都有冠军侯的事,不过高顺的实力过于强大,不是他能招惹的,只能忍下。

    过了一会,稳定了一下情绪,董卓又问道:“文优,那派谁为扬州牧为宜?”

    李儒道:“只能派文臣,而不能派武将,否则将来发张壮大了,又是我们的一大劲敌。”

    董卓点点头,同意李儒的意见,示意他继续说。

    “扬州士族遍布,实力非常大,必须派一名颇有声望者方能整合各方力量,与袁术对抗,否则被袁术一击而灭,是打击朝廷的脸面。”沉思了一会,李儒接着说道:“综合以上考虑,儒认为刘繇颇为适合。”

    刘繇,156年生人,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汉室宗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原兖州刺史刘岱之弟。最初被推举为孝廉,任郎中,授任下邑长,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辟司空掾,除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于徐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