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赵云的建议

    第442章赵云的建议 (第3/3页)

敢让他们独挡一面。长安城是西部防御的重点,战略地位极为关键,既要防备西部的羌胡和叛军,又要防备董卓的偷袭,所以才驻守如此多的强兵健将。”

    周飞明白高顺的目的,长安城不失,凉州便不失。

    赵云放过这个问题,又问道:“内兄,中郎将乃很高的官职了,即便董卓手下,也仅有五位中郎将,为何咱们每个州都安排三到六位中郎将呢?且每位中郎将仅辖一万左右的官兵,熟练太少了,不如封为校尉更符合身份。”

    高顺解释道:“哈哈,首先,这是对诸位军官的锻炼,此后谁能脱颖而出,那就看个人的能力了;其次,为了将来扩军方便,有了建制,架子搭起来了,扩军的时候直接向里填充官兵便可。”

    周飞道:“主公说的不错,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锻炼军官的好办法。”

    赵云沉思一阵后建议道:“内兄,若是如此的话,云感觉并州和安州的兵力过于分散,特别是并州,兵力分散各地,既浪费兵力,又浪费武将,后勤辎重也不好补给,不若全部集中到太原郡;第一,太原郡有强大的兵力,才能震慑四方,对安州和凉州的稳定也有好处;其次,太原郡居中,方便支援四方;同样的,安州的驻军最好全部调到马邑城驻扎,这样的话,后勤补给就方便了,且震慑力更大。”

    早在安州的时候,赵云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一直迷惑不解,这次提到长安城的驻军问题,他才借机咨询高顺。

    此前鲁肃也提过这个建议,高顺解释道:“主要是现在实力有限,即便军队集结起来,各地依然要驻守一定的官兵维护当地的秩序,那样算起来,需要的官兵更多,现在分散驻扎,是在兵力少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同时,这样便于锻炼军官的指挥水平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子龙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便已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希望在武都郡尽力打开局面,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强军。”

    高顺没说的是,这样可以减轻董卓和中原诸侯的敌视心理,否则会给他太大的军事压力;高顺现在可不想与董卓和中原诸侯发生正面冲突,所以,暂时没有采纳赵云的建议。

    不过赵云能有此建议,还是让高顺很满意,至少赵云善于思索,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证明了他的能力,这样的话,定能在武都郡做出一番事业,不负他的一片苦心。

    “是,内兄,云绝不负所托!”赵云立即承诺道。

    赵云得到高顺的赞扬,高凤也感觉很高兴,比她受到表扬还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