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孙策以退为进

    第519章孙策以退为进 (第3/3页)

经之地,且易守难攻。

    在历陵县城南的海昏县,依托九岭山建立了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便是沿着南昌城西的赣水东岸布防。

    孙策与众人相信,有了这三道防线,必保秦关的军队不能从西线攻来。

    防御的难点是东线,彭泽湖以东、以南是平原地区,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且分兵防御那几座县城根本起不到阻敌的效果,于是孙策放弃东部几县,建立了以余汉城为中心,沿余水西岸的防御阵地。

    临撤退前,孙策还强行把柴桑、鄱阳和鄡阳三县的百姓迁移到南昌周边;人口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在人口稀少的豫章郡;并对三县实行坚壁清野,有用物资全被运走,不能运走的要销毁、焚毁,破坏道路、房屋、城池等,增加敌人的进军难度。

    同时,孙策还命人阻塞赣水和余水的下游河道,令敌人的战船不能逆水而上,而他在两河布置了战船,必能阻止敌军渡河。

    孙策相信,即便敌军侥幸渡过赣水或者余水,也会损失惨重,他可以逸待劳,在两河之间的平原地区,利用他的骑兵优势,痛击敌人。

    现在的孙策,在一心备战的同时,心情却郁闷无比,江东是他看好的地盘,脱离袁术后他就有击败黄巾军,占领江东诸郡的打算。

    孙策家族与秦关的黄巾军乃势不两立的仇敌关系,不说秦关没收了他们家族的资产,将他们驱离故地,就说秦关给朝廷缴纳赋税,交好董卓,就不能令孙策所容。

    他还没有所行动,黄巾军却主动来攻。

    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看不起黄巾军,认为黄巾军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想到他们实力如此强大,迅速消灭了袁术和笮融两大势力。

    更让孙策难以理解的是,黄巾军的水军实力为何会如此强大?

    孙策的部下们却是心怀担忧,感觉他们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四面皆敌,他们既不容于董卓控制的朝廷,被宣布为反贼,又与西部的刘磐有着杀父之仇的关系,绝不会得到刘磐的支援。

    且刘磐现在自身难保,待董卓消灭刘磐后,绝不会放过孙策。

    东部的黄巾军势力和南部的交州皆已投靠把持朝廷的董卓;他们又与北方的鲁肃势力又远隔长江。

    秦关大兵压境,他们该何去何从?找本站请搜索“6毛”或输入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