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张绣投降

    第536章张绣投降 (第2/3页)

单位进行追击,这样攻击力更强,配合更默契,且便于防御。

    仅剩不到两千飞熊军,而高级骑兵却近五千,双方实力差距非常明显;李傕清醒过来后只得接受现实,先逃跑吧,能保住仅有的两千飞熊军也不错。

    李傕一路狂奔,到达宜春城没有停留,绕过城池和张绣的军营,向西狂奔。

    高级骑兵一路跟随,向西冲去。

    张绣在震惊之余,发现他们已落入敌人身后了,这样的话便有被包围的危险,于是立即命令所有官兵回营防御。

    攻守立即异位。

    城墙上的李丰、官兵和百姓喜极而泣,州牧派来援兵了,州牧没有放弃他们,他们得救了,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

    那股拼死的士气已去,很多人疲惫的连站起来呐喊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坐在城头或笑,或哭。

    待刘晔等人跟上来后,张绣心如死灰,证实了他的猜测,连飞熊军都不敌江东兵,他又如何能是对手?

    张绣缺乏骑兵,现在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难道要战死在这里?

    刘晔没有立即发动对张绣的攻击,而是派人前去张绣军营劝降;他很羡慕江北大胜,却以劝降为主;劝降能减弱敌人的实力,自身没有伤亡,且实力有所增加。

    张绣现在犹豫不决,战又打不过,不战又逃不脱;若是投降,他在长沙的孩子、妻子必遭残杀,甚至会连累叔父一家。

    使者返回宜春城汇报了张绣的顾虑。

    此时刘晔已收到秦关传来的江北战争的密报,心中已有计策,自信的笑道:“哈哈,此事易尔,我今晚写封信,汝明日再去劝降,定会成功。”

    “是,军师!”

    第二日,张绣看完刘晔的信件,大惊,冷汗直流,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叔父已投降,对外却宣布战死于西陵城,现在已带兵返回凉州。

    而且刘晔承诺,只要他投降,可继续带兵,职务不变,并不会令其与董卓军作战,且设法救出他和叔父的家人。

    只要能不死,谁也不愿意主动送死,必须考虑家人和大势。

    现在董卓和朝廷在江北的地盘尽失,偏安于贫瘠的荆南地区,已无前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