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徐盛无奈投降

    第547章徐盛无奈投降 (第2/3页)

迁为别部司马,扩军为三个部曲,军司马马忠归其节制,在柴桑驻扎、扩编。

    刘晔对刘备败的如此之快感到心疼,看来大汉运气已尽,天不佑大汉,如之奈何?

    徐盛不愿离开曲江,否则他今生将再无见到主公刘备的机会了,但是人在屋檐下,只得听令行事,只好前往丹徒。

    徐盛投降的消息传到南海郡,刘备得知,气得吐血数升,大病一场,直呼天道不公。

    孙权等人也心有恐惧,就怕杨弘和纪灵趁势南下,直到消息传来,江东官兵没有异动,他们才稍稍安心,幸亏与江东签到和平协议,徐盛军队果然不堪一击,幸亏没有听信刘备之言而与徐盛南北夹击江东官兵。

    后来得知杨弘为曲江郡太守,纪灵为郡都尉,孙权忙派人携带厚礼,前去祝贺,希望能维持友好关系。

    杨弘和纪灵心中依然对孙家叛变之事而耿耿于怀,表面热情,内心厌恶;若不是孙家的叛变,袁术也不会败亡的如此之快,他们岂能让孙家有崛起的机会?暂时没有进攻,只是时机未到,他们必须先稳定曲江郡内部。

    徐盛到达丹徒,秦关亲自设宴招待。

    秦关问道:“文向是不是对我等阻拦汝与刘将军会面而有怨气?”

    徐盛解释道:“使君,盛没有怨言,只是不解,刘使君可是为百姓着想,为朝廷着想,您为什么反对呢?”

    秦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诸侯给百姓带来的只有战祸,强大的诸侯会说,解救朝廷,解救皇帝,为了天下百姓;弱势的诸侯会说,保境安民,为了百姓;而又有谁真的为百姓考虑?百姓没得选择,只能承受战火的蹂躏;战争带来的是对生产的破坏,带来的是大量人员的死亡,不仅有战场上相互拼杀造成的直接伤亡,还有更多的百姓因为缺衣少食而死亡;我痛恨战争,却不得不靠战争来阻止战争,矛盾啊。”

    刘晔是第一次听秦关如此说心里话,不由为之动容。

    徐盛对秦关的话理解的似是而非,于是反问道:“秦使君,那朝廷怎么办?陛下怎么办?”

    秦关冷笑道:“刘使君是为了朝廷吗?为了陛下吗?当初他背叛徐州陶刺史,造成多少人员伤亡?这次起兵又造成多少人员伤亡?每人都有父母妻子,他们死了,亲人怎么办?你们考虑过吗?若是没有你们的背叛和起兵,他们都会活的好好的,你们愧疚过吗?”

    徐盛不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