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鼓

    第九百七十六章 鼓 (第2/3页)

爷摸着狗头们:“今天又要辛苦它们了,不过皮娃得先跟我取鼓去。”

    鼓藏鼓藏,这个苗族的古老信仰,当然与鼓有关。

    苗家人认为用大牯牛的皮制成的大鼓,是祖先亡灵所居的地方。

    它是一个血缘家族的纽带和象征,这种血缘关系的家族,苗家称“合款”或“门款”,立有“款约”。

    其实就类似儒家的宗法,对内维持本族社会秩序,对外对付敌人侵犯。

    而“鼓藏节”就是远古苗民祖先崇拜留传下来的一种久远的血缘大家族的集体祭祖仪礼。

    究其起源,终究还是离不开拥耶、妮拥宰牛祭拜蝴蝶妈妈,迎来大丰收的传说。

    不过相比于普通的棰牛祭,规矩门槛就复杂太多了。

    首先就是大祭之前要有个总首领,称为“鼓藏头”。

    “鼓藏头”可以是世袭的,但如果上一届鼓藏头的后代这一次没有能力担任鼓藏头,那就只好重新选举。

    品质好、受人尊重、已婚、有子女、父母健在、经济条件好、村寨中最古老的家族……各种条件都能成为入选的理由。

    除了符合这些条件外,最关键的是要用扎草结的方式来做最后的决定。

    扎草结是这方寨子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秋收以后,由祭司主持,符合条件的都来扎草结参加选鼓藏头,最后看谁结得最长就选谁,这其实是一种占卜,让神来做最后的决定。

    四里八乡,有实力举行这次大节的,当然就是悬天寨。

    而育爷爷威望太高,寨子里压根没人来和他竞选。

    因此他理所当然的成为这一次大祭的“鼓藏头”。

    苗家的鼓也分了好多种,鼓藏节用的是木鼓。

    木鼓又分双鼓和单鼓,一向秘不示人,育爷爷一边给李君阁讲解这些鼓藏节的规矩,一边带领着着李君阁,从木楼一个偏僻隐蔽的粮仓里,搬出两只大小相同的大鼓来。

    育爷爷一边用软布擦拭这多年不用的大鼓,一边对李君阁说道:“这就是祭祀祖宗用的牛皮大鼓了。鼓身用整段楠木凿空而成,而后在楠木的两端蒙上牯牛皮,这是五十多年重建天日啊……”

    “我们苗人聚族而居,以血统宗族形成的地域组织,立有‘门款’的各家寨子,称为‘鼓社’。”

    “因此鼓就是祖先神灵的象征,所以鼓藏节的各种仪式活动都以鼓为核心来搞的。”

    李君阁看着这两只鼓,长度近两米,直径有半米,当真是有年头了。

    这么粗的楠木掏空做鼓,李君阁想想都心痛。

    不过育爷爷却一点没有心痛木料的意思,摸着已经被磨出一层沉浑包浆的蜜枣色鼓身,有些哀伤地说道:“这是祖辈传下来的,平时放在久婚无子人家中。据说供奉双鼓,可使无子者得子,子孙繁衍不绝,因此这鼓一直存放在我们家里。”

    李君阁说道:“爷爷……”

    育爷爷哈哈一笑:“没什么好遗憾的!阿音虽然不是男娃,可四里八乡谁能比得上?!等今年祭祀过后,我便将木鼓交给愿意供奉的人家。以前那是怕遇着败家子,不拿祖宗的东西当回事儿呢……”

    说完又是唏嘘:“我可听说,好些寨子,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