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四爷爷的课

    第八十一章 四爷爷的课 (第2/3页)

知道了知道了,那是蚕!”

    “对了,大家看,这个蜀字本身就代表着大眼睛养蚕的部落,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推断,我们古代的蜀国,其实就是蚕丛部落融合了鱼凫部落后建立起来的啊?”

    “是的是的!也!我猜对了!”

    ……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天梯石栈大家都知道吧?碧峰山上山的“脚巴窝”,那就是天梯,有些石头上打眼,插上木柱或者石柱铺上木板或者石板形成的路,那就是栈……地崩山摧壮士死说的是啥呢?这里又有一个故事了,很多拳法里有一招叫‘五丁开山’,借用的就是这个故事。传说当年秦国为了征服蜀国,就派使者骗当时的蜀王,说他们有一头会拉金屎的金牛……直道现在,蜀都都还有一个金牛区,一条五丁路,根子就在这里。”

    “哎哟这蜀王真蠢,有这五个壮士去阻挡秦兵多好,还去修路!”

    “所以啊,娃子们,做人不要太贪心,你们以后会面对各种诱惑,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就要想一想四祖祖给你们讲的这个故事……”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子规是一种鸟,其实大家都见过,就是杜鹃鸟,杜鹃鸟中有一种叫儿紧睡,它是怎么叫的啊?”

    “我们知道我们知道,儿紧睡起儿紧睡起!”

    “对了,我们现在听来是‘儿紧睡起儿紧睡起’,但是古人听着不是这么回事,他们听着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里边又有一个故事了,相传古代蜀国有位君主,叫杜宇……”

    “所以,古诗的典故不能乱用,古诗里有很多种鸟,它们的叫声都有特点,也有专门的含义,这个以后我们还会讲到,今天只说子规,只要诗人在诗词里用到子规,杜宇,杜鹃这些词,一般都是用来表示期盼亲人朋友回归,或者是游子思乡的意思,对了,李白还有一首诗,里面也提到了子规,还跟我们五溪河有关呢!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这首诗里面也有一个小故事,当年李白的好友王昌龄被贬官……龙标在哪里呢……在今天的湖南怀化市一代,五溪又在哪里呢?可不是我们李家沟五溪河这里,而是在……”

    “不过我们李家沟五溪河,也跟那个五溪有关,事情是这样的……”

    “……就是这么巧,多年以后,李白因参与政治斗争失败,也被贬往龙标……”

    ……

    最后只听得四爷爷说道:“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明天大家做作业前,先读两遍《蜀道难》,再读两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们不背啊,就每天读两遍,三天后,大家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很自然的就把它们背下来了。”

    一节课上完,《蜀道难》那么长一篇,已经被娃子们记了个七七八八,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则人人都会了。

    朱朝安在门外听得如痴如醉,轻声对李君阁说道:“二皮,我现在知道你一个理科生,语文为啥这么好了,妈蛋要是我小时候有这么一个老师,老子的语文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