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押礼先生和知客师

    第二百八十二章 押礼先生和知客师 (第2/3页)

匠叔穿得周吴郑王的,后边跟着旗锣伞轿,彩礼背篼,接亲抬盒,押礼先生,媒公媒婆,这就出发了。

    快到篾匠叔老房子边,那边主要是女眷们呆着,Alice跟Shirly的身份是送亲姑娘,一看就拍着手嘻嘻哈哈往回跑:“来了来了!迎亲队伍来了!”

    今天是“正酒”,按老礼俗女方办在早上,男方办在中午。

    然后女方这边主要是请自家的亲朋好友,男方不参与,然后收的礼金加入到陪嫁当中,送亲时一起给男方家送去。

    因为这场婚礼男女双方的亲朋基本上都是一个村的,因此女方这边就不用办席谢彩礼,简简单单做了顿醪糟鸡蛋粉子算完事。

    说起接亲还有个好笑的地方,结婚双方距离较远的,迎亲队伍走近路自不必说;但是如果两家距离较近,迎亲队伍就要故意绕道走远路,这或许是为了向大家宣告的缘故。

    李家沟还有过两亲家仅隔一道墙,迎亲队伍却抬着嫁妆绕了几里路的事情。

    接亲队伍离着篾匠叔的老房子还有几十丈就停了下来,这时候该押礼先生出马了,站在队伍前边,等待女方来“接路”。

    押礼先生由李君阁的大姑爷充任,大姑爷马玉树语文老师退休,能说会道、品貌端正,文质彬彬,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女方知客师是二毛他老爸李思信充任,迎亲姑娘由秋丫头充任。

    只见秋丫头笑嘻嘻地来到队伍前,铺上红毯,大姑爷跟思信叔各站一头,这就是要开始“投柬对话”了。

    对话又称“说礼”,基本是用对四言八句的形式。

    就见思信叔对大姑爷作了一个揖,说道:“我今接路,受主所托。先生辛苦,我把揖作。礼节当行,撇脱撇脱。”说罢一个鞠躬,将请柬交给了大姑爷。

    大姑爷接过请柬说到:“我今押礼,才学浅薄。礼貌不恭,还望撮合。喜事喜办,双方快乐。”说完也是作揖,鞠躬,投报柬。

    “撇脱”夹川土话里就是简单方便的意思。说是撇脱,其实这套有时很不撇脱,上述二则对话,仅仅是个开场白而已。

    看似客客气气,其实就是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遇到对穿肠,斗文要开始了。

    如果是在楼门前或院坝接路,双方各说七、八则或十来则,方可入屋就坐,如果在几十丈外的地点接路,双方就要说几十则才能到达终点。

    何况接下来的升阶、进屋、接简、坐席等各个环节双方还要对说许多礼话。

    光接简一道礼节,就有神简、人简、禀简、礼简、厨简、梳简之分,礼话套套不同,这对押礼先生和知客师双方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接路仪式走完,思信叔领着接亲队伍去女方家,这就要行接礼了。

    篾匠叔这边除了花轿彩礼,还备有几个抬盒,其中有糖食抬盒、烟酒抬盒、新娘的穿戴抬盒。还有两个半边猪肉。

    新娘的穿戴包括四季穿的衣、裤、袜、头饰、腰带和上轿穿的花鞋。

    总之,新娘出阁上轿的当天早上,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要换上从男方抬来的新的穿戴。

    过去穷人无钱准备齐整,往往要向邻近姊妹相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