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朝鲜故事

    第二六二章 朝鲜故事 (第2/3页)

的心底里,因为他们知道,这不过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罢了,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会有美梦成真的那一天。

    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如今的大明皇帝陛下,竟然改变了一直以来对大明自己人抠门抠到了极点,对所谓的邻国友邦慷慨大方到了极点的秉性,大笔一挥就把鸭绿江东岸到大同江左右的土地,全都赏给了东江镇的将校士卒以及义民百姓,而且任由他们跑马圈地,占为己有!

    多少东江镇的老卒跪地痛哭,可算是让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了!

    因此,朝廷的圈地令一下,自安东侯、平壤伯以下,东江镇大小将校官佐,以及士卒老兵、义民百姓,争先恐后,纷纷上岸,忙着圈占如今安东镇守府辖内的良田美宅。

    一向不甘人后的刘氏兄弟,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特别是这一次,皇帝是把平壤周边乃至大同江两岸赏给了东江镇的右路总兵府,这一片地方可是要比靠近鸭绿江的那片土地,以及北面原来属于朝鲜所谓咸镜道的那个地区要好多了。

    不仅多为平原,土地更为肥沃,而且这次受到战火波及不大,将来也离战火更远。

    所以,为了第一时间抢占平壤及其平壤周边的土地,分给跟随自家兄弟多年的复州军老兵及其亲眷家属,刘兴祚接到了朝廷圈地令的第二天,就带着麾下仓促凑齐的四千多东江右路军,登陆上岸,往平壤城快速扑去。

    而此时的平壤城中,后金军撤走之后又回来上任的安平监司尹暄,连一点防备都没有。

    也不怪尹暄这样的人毫无防备,毕竟如今这个朝鲜国从立国之初,就被大明太祖高皇帝明确列为了不征之国,几百年来从来没有打过朝鲜土地的主意。

    而且不仅没有灭亡了朝鲜,当朝鲜遭逢国难,被倭寇占领以至于即将往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还是大明皇帝自掏腰包,亲派大军赶走了倭寇,恢复了朝鲜国的李氏王朝。

    事后,不仅没有要朝鲜一寸的土地、没留一支驻军,而且连打数年仗花掉的大把银子,也没让朝鲜掏一分。

    大明过去对朝鲜已经如此仁至义尽了,如今又怎么会做不仁不义的事情呢?

    因此,当东江镇的明军与建虏在朝鲜北部的平安道、咸镜道打得天翻地覆的时候,如今朝鲜北部最大的官安平监司尹暄,只是坐山观虎斗,因为哪一方也不是他敢于招惹的。

    直到从北面逃来的明人难民和朝鲜难民带来消息说,东江镇的明军貌似打赢了,而建虏后金军已经往咸镜道方向撤军了,这个安平监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