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二章 封驳之权

    第六零二章 封驳之权 (第2/3页)

晋升或者封赏。

    这次平定奢安之乱的封赏之重,在大明朝此前平定西南土司的历次叛乱之中,都是前所未见的。

    三天后,崇祯皇帝拿到了内阁和军机处草拟的封赏诏书,看李国鐠等人的确是秉承了自己的意思,所以对这一个封赏的安排基本上还算满意,只对其中一些具体的细节,做出了一些调整。

    而在这三天里,内阁拟定朝廷封赏旨意的过程之中,崇祯皇帝意图封赏朱燮元、秦良玉为侯,封赏侯良柱为伯的情况,也终于在朝臣之间传开了。

    而传开来的后果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除了皇亲国戚、亲近臣子以及后宫诸位后妃的恭贺之声,以及一部分人朝臣上书歌功颂德,称赞崇祯皇帝圣天子在位贼酋授首、四海咸安之外,还有一批都察院的各道御史、六科廊的各科言官,纷纷上书议论。

    而议论的焦点,与崇祯皇帝所担心的一样。

    以水西安氏之土地分封有功将士,因为之前有东江镇和辽东镇的先例在,所以没有人说什么。

    侯良柱因功封为定彝伯,封得奢家土地山林一千顷永为世业,也没有人多说什么。

    议论或者反对的焦点有两个,其中一个正是朱燮元的功过问题。

    其中,户科左都给事中魏呈润上书说:“天下亿兆生民,无论汉土彝苗,皆陛下赤子,此皇天所以托付陛下者也!奢安逆酋,犯上作乱,为祸西南,罪在不赦,然西南彝苗百姓诚无辜也!

    “臣闻督臣朱燮元入贵阳以来,纵狼兵灭水东,宋氏满门无老幼尽屠之,未奉旨即断水东宋氏数百年之祀。

    “及后誓师出征,不申军纪,自川东、滇北,乃至黔西黔北,所过皆焚掠,百姓山民无良莠皆以叛苗贼寨视之,以致彝苗土民伏尸遍野,奔逃无门,各部官军四出大掠,所作所为,备极残毒。

    “西南百姓之祸,臣实不忍言之!臣敢问,督臣麾下所领,究竟官军也,抑或贼军也?!

    “若陛下只赏其功,而不罚其过,则臣请辞户科,求归故里!”

    都察院佥都御史李世祺上书说:“自来国家外夷之患,北虏为急,两粤次之,滇蜀又次之,倭寇又次之,西羌又次之。

    “百余年来,朝廷御北虏有功之文臣,未有一战而封侯者,陛下以平水西之功而封侯二人、封伯一人,朝廷名爵世赏何时轻贱以至于此?

    “若陛下执意此有功文臣以世爵,臣请陛下追封昔日有功于御北虏、剿倭寇、平播州之督抚文臣!”

    另一个焦点是秦良玉的封侯问题。对于秦良玉以及石柱土司的功劳,没有人有异议,所有争议的火力都集中在秦良玉的苗疆女子身份之上。

    一些上书果然提到了顺德夫人奢香,以奢香开辟龙场九驿之功也只是封了个顺德夫人的称号云云。

    有的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