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高山仰止溪山行旅

    一百六十、高山仰止溪山行旅 (第2/3页)

形象,形成独具面貌的“雨点皴”,落笔苍劲,层层积累,将饱经风霜的岩石刻画得浑厚天成。

    细线般的瀑布在高山深壑间飞泻而下,隐没在云烟缥缈的深渊中。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再以浓厚的墨色渲染,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不仅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观者身临其境。

    众女叹服,“真真是绝世之画!”惜春也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心满意足的起身,这个时候元妃也从宝座中下来,见到这画,不由得点点头,“大山大水,巨石森森,可谓是雄厚之极。”

    惜春又给众人解释此画:“在《溪山行旅图》面前,最能体会,何谓高山仰止。”惜春悬在空中比划了一下,“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据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人在其中抬头仰看,山就在头上。在如此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可谓是人如草芥了!”

    众人又看到那巨山之山底下,是一条小路,一队商旅缓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马队铃声似乎也渐渐进入画面,山涧还有那潺潺溪水应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诗情画意在一动一静中显现出来。巍峨的山峰,葱茏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雄伟的自然景色。惜春难得露出了激动之色,赞不绝口,“山路间行商的小小驮队可见生气!又见拼搏之意,可见是以静写动,绝妙之极。”

    若是论起博览群书来,大约也就没人比得过探春,探春也仔细看完,叹道:“范宽继承荆浩“善写云中山顶,四面峻厚”之法,又于写生中得自然之境,自创写实雨点皴法,形成“远望不离座外”、“峰峦浑厚,势壮雄强”的北派山水画法,真真是推陈出新,一代大家!”

    众人无不惊叹,湘云啧啧称奇,“这样的好东西,薛大哥哥从何得来?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