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推广心学

    第25章 推广心学 (第2/3页)

的?说起来自董子之后儒家当政以来,最大的缺陷便是过于重德,这并不是所道德不重要,而是德行被提到了压倒一切的高度。”

    “如此一来,众人只知追求虚名,而不修实务,导致各地官吏皆是夸夸其谈的书生,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治理地方、发展民生。”

    “而过度拔高德治又导致了法治松弛,因为儒家子弟过于相信德化的效果而轻视了法律的威慑作用,以至于当儒家伦理与法律条文发生冲突时,前者竟可凌驾于后者之上。”

    “后汉末年复私仇之风盛行,其中替父报仇,为友复仇,都因符合儒家孝、义观而受到普遍称扬,有的地方官吏为免这些人的牢狱之灾,甚至不惜弃官以私自释放之,如此下去国家岂有不崩坏者?”

    “事实上,儒家并不排斥法治的作用,子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孟子、荀子都曾提出过应礼法兼施。”

    “只是董子的新儒学虽吸收了部分法家思想,但并未重视法家思想。”

    “若是日后做出变革当将法治思想提到与德治并列的地步。”

    “第二个缺陷就是重虚名而轻实践,这就造成了名实相乖,实际与理论不符!儒家缺少实践精神,日后修改儒家当知行合一。”

    姚皓不愧是宿儒大家,评点起汉以来儒家得失弊端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听得卫朔两眼放光顶礼膜拜。

    既然姚皓开了头,杨翰、尹景二人也就不再藏着掖着,顺着话头将儒家弊端分析地十分透彻,以至于最后三人都不禁感叹:“如此天下沦落至此,儒家至少得负一半责任。”

    “三位无需如此,天下变成今天这个模样,不光是儒家的责任,是方方面面各种矛盾积累后总爆发导致的。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华夏而言未必不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机会。”

    “话虽是如此说,但老夫心中仍然是隐隐作疼!而且我们只是找出来儒家的缺陷,还没有找到改良的办法,这才是最难的。”

    “是啊,事情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杨翰感叹道。

    “诸位请看,这是小子从域外带来的儒学著作,大家看看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说着卫朔将从手机中抄录下来的明代王阳明著作的《传习录》奉上,此书记载了阳明先生的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