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热火朝天的皇城

    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热火朝天的皇城 (第2/3页)

到了明确的划分,同样责任也随之而来,无论是那一件事,作对了都会得到朝廷的称赞,做错了都会变得明显不那么容易躲藏,同时也要负起自己的责任。

    高效的办公也在间接的影响着民间,所有人都清楚,现在的大宋朝堂已经改变了,不会如同原来那般拖沓滞怠,这是好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报纸上出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评价,无一例外都是积极的,好的一面,并且举出了实例让百姓们自己去感受。

    神都城中的哪条路损坏严重年久失修,工部下属的路政院便会立刻派人修补,责任明确,效果显著,同时谁家有冤屈,便可去台谏下属的登闻鼓院上告,非但不会受到责罚,还能有官吏热情招待。

    仿佛你去申冤是在帮他们的忙一样,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登闻鼓院的勘磨制度和别的衙门都不一样,其他衙门是一年勘磨一次,而登闻鼓院是四个月勘磨一次!

    所有登闻鼓院的御史勘磨的标准都是以业绩作为标准,为多少百姓申冤,该判多少冤假错案,一条一例尽在其中,而他们也有人监督,诬告司的监察御史对台谏院的同僚也不能放过。

    王鹤作为御史大夫不仅是台谏院的长官,更是直接领导诬告司监察御史,直接对皇帝负责。

    赵祯站在皇宫高高的阙楼上,俯视着整个皇宫中的衙门气喘吁吁:“能不能弄个绞盘之类的东西,这阙楼越来越高了!每次朕上来都相当与一次长跑嘞!”

    三才赶紧递过一块汗巾,脸色有些忐忑的说道:“官家,咱们也是上了年岁了…………”

    赵祯把汗巾摔在三才的怀中:“废话,朕知晓,青春不在,但瞧瞧三省六部以及台谏热火朝天的样子,朕真的觉得还没老啊!”

    “三省的衙门不用怎么变化,六部可有的忙了,尤其是衙门,这六部总共二十四司,官员约有近千人,再加上台谏院,皇城之中虽然地方是绰绰有余,可衙门又不是一天能盖起来的,传旨中书省,让相公们先把朝臣们的办公之地安排好再作打算,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样一样做!”

    三才苦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