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

    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 (第2/3页)

顺势拜下:“官家之意老臣知晓哦,我将门子弟必定身先士卒夺回燕云,也要让文臣们看看,咱们将门可不是只会在先祖的功绩上吃老本!”

    曹玮的话音刚落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哈哈大笑,夏竦从马背上直接翻身停在了赵祯的车驾上,下马的功夫一点也不必武将差。

    “曹枢密,没想到你虽为武将,可心思一点也不比我们文臣差啊!但听到曹枢密的肺腑之言,夏竦甚慰!”

    曹玮尴尬的拱了拱手道:“也算是你我双方互为利益罢了,愿文臣和武将如你我二人一般能尽弃前嫌。”

    夏竦笑道:“那是自然,庞相公可是说了,待大军凯旋,他定当为曹枢密牵马夸耀!”

    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次北伐其实暴露出大宋的许多问题,虽然在北伐之前赵祯做足了准备,可当北伐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利益分配的问题,这是在所难免的,在大宋文臣和武将几乎就是天生的冤家互相提防着对方。

    虽然只有两府相公知道这次军演的最终目的,可即便如此双方依然是怕对方占去更多的利益,文臣担心武将的功绩过大会取代他们的位置,而武将则是不希望文臣成为他们获得功勋的绊脚石。

    双方的爆发点就在曹玮这个枢密使的身上,而赵祯就是平衡双方利益的人,他可不希望自己的朝臣因为利益的分配不均而把整个北伐计划所耽搁下去,如果这种事情发生,赵祯会毫不留情的让双方都付出代价。

    有的时候皇帝就是一个调解者的存在,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可不是说说的,自太祖开始就刻意的在文臣与武将之间制造各种矛盾,并且把唯有篡权能力的文人捧得高高的,这自然让武将不爽。

    看似精彩的杯酒释兵权更是让曾经跟随赵氏的老部下伤心,太宗不赏大军便挥师北伐,也是出于对武人的不重视,赵祯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更不会让子孙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承担后果。

    待夏竦和曹玮两人告退后,赵祯在车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