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土法酿酒

    第十五章土法酿酒 (第2/3页)

所储存。洪荒时代的古猿将一时吃不完的果实藏于岩洞、石洼中,久而久之,果实腐烂,那含有糖分的野果通过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自然发酵而生成酒精、酒浆,因而有了“猿猴善采一百花酿酒”、“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等传说。

    不管怎么说,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到了唐代更是无酒不欢、无酒不诗,李白斗酒诗百篇,《全唐诗》中一万二千多首诗里有二成是于酒有关。

    唐代酿酒技术已经较先进,许多皇帝也亲自参与酿造,唐太宗就曾酿出“芳香浓烈,味兼醍醐”的绿色葡萄酒,因而酿酒业极其繁荣,酒的种类也很多。

    从酿造工艺看,唐代多为水酒,但一些地区已有低度烧酒,韦庄曾言“卓女烧春浓美”,烧春即剑南酒,亦即今之剑南春。从原料看,当时多为粮食酒,也有葡萄酒,椰子酒,而且有奶酒,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可为证。从颜色看,主要有白酒、红酒、黄酒、绿酒。从产地看,主要有新丰酒、长安酒、长沙酒、临川酒、金陵酒、CD酒等16种,王维称“新丰美酒斗十千”,李白赞“兰陵美酒郁金香”。

    唐人饮酒风气甚浓,上起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雅有文人学士,俗有农夫渔夫,闺内妇人女支女,途中游子征人,方内凡夫俗子,方外和尚道士,无人不贪杯中之物。

    甄乾心中暗暗想到,自己酿造的土酒不知道在唐代有没有市场,普通的酒酿造起来也不困难,但是要想在唐代众多的名酒中出类拔萃并非易事,而且很多酿酒的秘方都是家族传承的,后世多已经失传,让甄乾恢复古法酿酒显然不合适。

    不管怎么说,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高度酒就算在唐代不出现,也会在元明之后走上历史的舞台,自己不过是把时间提前了而已。

    甄乾低头看着手中的酒杯,唐代的酿酒工艺很简单,通常是取粮食(主要是米)、水、酒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装入大瓮中密封,等待发酵完成。发酵时间往往从几天到几月不等。差不多时间了,撒上石灰……里面还有微生物呢,要继续发酵酒容易酸了,撒石灰就为了结束发酵过程。

    这么弄出来短期发酵的酒,最大的特点,大约就是浊了……没错,浊酒说的就是这种酒。要是不挑嘴,简单过滤下就能喝。这种浊酒,第一眼看上去,通常有点发绿,正如白居易所说的“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再如李白所说“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会在很多当时文艺作品看到作者用绿来形容酒。没办法,还是因为酿酒工艺的问题,酒曲品质难以保证,往往混杂了其他的微生物,酿造过程中酒就绿了。

    再说口感,现代人第一次喝酒,往往都是……辣(烧嗓子),但唐朝人估计没有这种感受,因为唐代的酒,往往是甜的,在诗文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