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继续忽悠

    第二百三十六章继续忽悠 (第2/3页)

拦住了,搞的这么神秘就真的见不得光了。

    “世间哪有什么十全十美之事,小到日常琐事,大到国家决策,不过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之间的利益博弈,一项政令的推行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也不可能让天下之人都满意,只要让大多数人收益,这就是一项好政令……。”

    “从古至今,历史上的改革不知道有多少,这些改革最多也就是惠及百年而已,想要有一个可以实行千万年的制度是根本不存在的,时间在变、事情也在变,商周的井田制被汉代的均田制代替,现在均田制又崩溃了,就是这个道理!”

    “再比如汉代之前做官都是察举制,举孝廉推荐贤良,要不就是世袭官爵,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陈群推出了九品中正制,又延续了几百年的时间,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到了隋唐时期出现了科举制,通过考核选拔官吏,不需要门阀士族的推荐,打破了学术垄断,士族没落了,寒门崛起,‘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官员的选拔也更加的广泛,所以说每一项制度的背后都有当时时代的烙印,不能说就可以传承百年、上千年,谁也看不见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甄乾一一举例再一一论证反驳,众人点头称是,对于甄乾这种摆事实说道理的分析方式很是新奇。

    “道不足以通庶事,不谓之道;法不足以行万世,不谓之法。这句话说的也不全对,规律如果不能概括很多事物,就不能称为规律;法律如果不能长期稳定地实施下去,就不叫法律。许多事情都在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如果真的有万年不变之法,那还要我们现在人思考什么,所以说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在前面加一个时效性,比如我们在想一件事情之前,给自己定一个时间,如这个法律多长时间变动一次,这也是与时俱进的一种办法!”

    吉备真备急不可耐道:“真的就没有一劳永逸之法吗?”

    “水滴石穿,我们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