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女海盗

    第三百九十八章女海盗 (第2/3页)

物的价格是有供需双方来决定的,在数量恒定的情况下,需求越大就会抬升价格,反之价格就会降低。这个道理海商自然心知肚明,可是货物的价格有时又取决于供需双方的博弈,海商将货物运到倭国,本身就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财力,到了倭国却很难知道倭国的需求到底是多少,倭国坐商会死死的掐住海商的脖子,将海商的利润压倒最低,因为倭国的坐商清楚的知道,这些海商是不会将货物再带回去的,这就是海商最大的软肋,海商在和倭国坐商的博弈中多次吃亏,不是这些海商不聪明,而是根本无法挣脱脖子上的这条贸易不公平的枷锁,这种情况即使到了千年之后依然存在。

    后世解决这样的困境有许多办法,其中一个就是将公司办事处设在对方国家,零距离的接触市场的变化,摆脱当地坐商控制货物的定价权。

    可惜后世很多办法放在唐代并不合适,船只渡海这一条就能让人抓狂,即使倭国对唐朝海商打开国门,这些商贾也无法控制倭国的市场,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

    在甄乾提出来租借海岛之后,这一次好像就完美的解决了,不管海商一次运来多少货物,都可以在最合适的时候出售,没有了跨海运输的风险,海商在倭国市场也就夺取了定价的话语权。

    这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计,解决了货物在运输和时间上的矛盾,这些事情根本不用甄乾去解释,这些商贾眼珠子一转就都明白过来了。

    甄乾不知道这些商贾会不会把这种办法复制到其他国家,比如新罗,渤海国和交趾等国,这样总会有一天唐人的脚步会涉及全世界五大洋。

    远洋经商往往都是伴随着武力一起行走的,这些商贾手下的水手只要看一眼就知道都不是什么善良之辈,这个时代就没有几个善良之辈出海经商,所以自己一点都不怀疑这些商贾手下的水手战斗力。

    轻烟从帐篷里出来的时候,看见那些商贾手下的水手从箱子里取出武器的时候,一双眼睛快要瞪出来了:“郎君,怎么回事,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