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衔锋冒刃攻坚事(上)

    94、衔锋冒刃攻坚事(上) (第2/3页)

,威力巨大,前排的盾牌甲士首当其冲,但他们有大楯、重甲防护,伤亡寥寥,而后面那些扛着土包的民伕,因为有这批盾牌、甲士的掩护,虽然伤亡了一些人,但大部分人还是惊险地躲过一劫,又与城外的护城河拉近了一段距离。

    “再发矢!”

    城上的鼓声急促响起,城墙上的弓箭手再次张弓搭箭,这一次西凉兵和那些民伕已经完全步入他们的射程,而且会越来越近,弓箭不再需要蓄积最大的势能和紧紧瞄准目标,城上弓箭手要做的,紧紧是快速地将手中的箭矢发射出去,然后再次搭箭拉弦,射出下一支箭矢。

    随着城头上一轮又一轮的急射,攒射而下、愈发密集的箭雨瞬间改变了城下的一切景况。

    盾牌甲士的盾牌上密密麻麻都是箭矢,重甲上也被射中了不少箭矢,地面上更是像插秧苗一般,瞬间插遍深浅不一的箭矢,而肩扛着土包的民伕随着距离的不断接近,也不断有人被城上的箭矢射中,沿途接连有中箭的民伕砰然倒地,身上鲜血将他扛着的土包染成鲜红······

    “传令,换第二批盾甲士上去!”

    城头上的箭矢凌厉密集,填平一段护城河不过才开了个头,轻装上阵的民伕就死伤了不少,而手持大楯的甲士伤亡也逐渐增加,总揽战局的阎行及时下达军令,让新的一批盾甲士上前替换,继续掩护络绎不绝的民伕用土包填平护城河。

    在这一甲士轮换的空隙上,又有一些民伕中箭倒地。看着前方散落的土包,还有倒在地上哀嚎的民伕,被强征而来的民伕早已是心怀颤栗、两腿战战了,奈何后方有手持剑戟的甲士监视着,没有一个人敢掉头后退,但也有怀着小聪明想法的民伕,在前进的过程中,故意减缓步伐,拖延时间。

    可惜,这种小伎俩,又如何能够瞒过在后方监视的执法军士,他们都是从沙场上的死人堆中爬出来的,身上自有一股百战老卒的气势,这战场上敌我军士的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地落到他们的眼中。

    三名拖延时间、踟蹰不前的民伕很快就被冲上去的执法军士抓住,拉到阵前跪下,等候中军发落。

    “将军,何不派军中的弓箭手上前,与城上守卒对射。”

    赵鸿跟在阎行的身边,他倒是无意为那三名民伕求情,只是看着伤亡不断增加的民役,又看了看阵中严整待命的弓箭手,他转了转眼珠,轻声向阎行建言道。

    “不急。”

    阎行看了赵鸿一眼,笑着说道。

    若是按照以往的攻城的方略,攻城一方势必会派出弓箭手与城头上的守军对射,一方面是压制敌方的弓箭手,掩护己方的攻城部队,另一方面则是力求杀伤敌方的有生力量。

    但阎行却没有遵循常理,派出军中的弓箭手,这当然不是阎行不谙战阵,方略失误,他之所以采取此等不通常理的方法,实则是依据当下安邑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安邑城防坚固,城中粮草充足,守城的士卒士气虽然不高,但却也没有到达崩溃的境地。因此阎行想要一日之内攻下安邑,就必须避免在攻城中与安邑守军陷入拉锯战的情况。

    否则城中的守军一旦熬过了攻城前期的日子后,军心趋向于稳定,又无粮草、兵源之忧的安邑,就会展现出它不同寻常城邑的韧性来,秉持坚守和消耗的战术,这对西凉军来说极为不利。

    为此,阎行宁愿在攻城战的前期,牺牲一部分强征来的、没有战斗力的民伕,来保障接下来的攻城中,弓箭手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射箭矢,维持己方攻势的凌厉,一鼓作气地拿下安邑城。

    试想一下,当在攻防的前期,已经耗费了大量箭矢和体力的安邑守军,骤然在攻城中碰上以逸待劳、严阵以待的西凉军弓箭手,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为了迷惑城头上的守军,阎行甚至于不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