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章 五林镇

    035章 五林镇 (第2/3页)

当儿子待了。

    老朱总有些不安,他不可能给老锤子做儿子,铁定是要辜负这一份期待了!

    胡先生家离铁匠铺不远。朱天蓬拿着两块腊肉,不一会儿就进了胡家大门。

    “天蓬,你来就来,怎么还提着东西?”胡先生见朱天蓬提着腊肉进门,便有些不高兴。

    胡先生,字知远,四十多岁,是一个家境不错的小地主。年轻时外出游过学,是整个五林镇最有学问的人。受乡老请托,教一帮镇里的孩子念书。

    在十几天前,朱天蓬听说了他,便偷偷的去看,想知道他教的是什么样的文字。

    老朱在偷看的时候,因为惊讶,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声音,被胡先生发现了。

    胡先生了解朱天蓬的情况之后,测验了一下老朱的学习能力,发现他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非常强,十分喜欢,就让他每天下午来家里学,连学费都免了。

    这个世界的人,说的是通用语,文字也是通用的,跟繁体字一样的方块字。

    通用字有两种字体,一种叫仓颉体,也叫篆体字、古体字;一种叫秦皇体,也叫通用体,介于隶书和行楷之间。秦皇体就是当下通用的字体。

    朱天蓬将腊肉给了胡家的佣人,躬身向胡先生行礼:“见过先生。”

    胡先生笑道:“你通用语学得挺快,现在已经没了早先的古怪腔调,顺耳多了。”

    老朱笑了笑。原本说普通话的,现在逼着要说地方语言,跟谁说理去?

    “只是你那头发,看着总是不顺眼。怎么还那么短?”

    至今为止,朱天蓬所看到的人类都是长头发,无论男女都是。他自己的头发也长出来了,只是很短,只有三厘米长,青黑色的。

    “闲话就说到这儿。”胡先生严肃起来,说道:“《论语》共二十卷,一万一千七百零五个字,你都学完了,能否通篇背下来?”

    “能。”朱天蓬语气很肯定。

    胡先生看了一眼老朱,道:“背来听听。”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朱天蓬背完了,胡先生很满意,点头道:“句读分明,语气轻重得宜,应是对文意有所理解,不错!”

    缓了缓,胡先生又道:“做学问,就得有学有问,其中最紧要的是思辨,可有什么疑惑?”

    朱天蓬摇了摇头,突然想起九齿钉耙上不认识的字,说道:“先生,我曾见过三个古怪的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能否请教您?”

    “古怪的字?怎么样古怪法?”胡先生奇怪道。

    于是,老朱便将九齿钉耙上的三个歪七扭八的字依照原样画了出来。

    胡先生仔细看了看,沉思道:“这是仓颉体,古体字,现今已不常用。应该是这三个字,沁、金、耙。”

    老朱看了看胡先生写的字,心中道:原来九齿钉耙是叫沁金耙,这名字可真够挫的!

    解开心中一大疑惑,老朱又将心中最想知道的问了出来:“先生,我们现今是什么年代?”

    “年代?去岁昭文帝大行,新皇登基,今年是太和元年。”胡先生停了停,又道:“这是我们大汉国的年号,晋国的年号是建元二年。”

    我去,这什么情况?不是三国归晋了吗?怎么还有个大汉国?朱天蓬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胡先生长叹了一声,说道:“如今不仅有晋国、汉国,还有燕国、赵国。这是个乱世啊!胡人南下,将中原大地糟践得不成样子,汉人沦为奴仆、甚至是口粮,胡族则肆意张狂,纷纷建国称帝,僭越名号。就连这汉国……”

    说到汉国两字,胡先生便停住了,眼神中有一种很沉重的落寞之情。

    前世做人的老朱,血统肯定不怎么纯,但也一向以汉人自居,听了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