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章 亲笔箓书

    045章 亲笔箓书 (第2/3页)

起的乡下生活,虽然平淡,却深深印在记忆里。

    老朱陷入回忆时,有两个年轻人从村子通向外面的小路归来。

    其中比较壮硕的年轻人抗着一匹布卷;另外一个则挑着四五个竹编,身形有些消瘦。

    见到儿子归来,两个中年妇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将各自的儿子迎回了家。

    这时的朱天蓬特别想知道,这两对母子会说些什么。他快速下山,靠近了小村子。

    晒皮毛的妇人和壮硕的儿子对话声音比较大,老朱能清楚的听到,他们在商量怎么分配布料做衣裳。

    而编制竹筐的妇人和消瘦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比较低沉。

    只听儿子说道:“娘,这次赶集卖出了两对竹筐和五只竹篓,共得了五十四文钱。有个买竹篓的硬要少一文钱,儿子说他不过,便卖他了。”

    做娘的声音也不高:“今日去赶集的人是否不多?你怎么都没卖完,还挑回来这许多?”

    儿子答道:“人确实不多。下次去集市,儿子努力多卖些。”

    妇人低声叹息,说道:“你将来娶亲的聘礼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凑齐!你已经十八了,娘怕耽搁了你的婚事啊!”

    儿子是个懂事的,笑道:“儿子也才十八,不急。娘可是着急抱孙子?”

    妇人被逗笑了,骂道:“臭小子,做娘的不为你操心,谁来操心?要是你爹还在就好了!”

    说到这里,妇人语气又有些沉郁。

    儿子马上转移话题,说道:“娘,我在集市听到一个传闻,说是天仓山的长生宫在招收道童,好多人都在谈论这个。”

    远处偷听的朱天蓬,正在为这对母子的艰辛感慨,听到“长生宫”三个字,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

    喜欢八卦新闻,不仅仅是新世纪妇女的专利,古代妇女也不例外。那妇人被儿子的话勾起了好奇心,问道:“招收道童?那什么长生宫是道观么?怎么叫这个名字?”

    “是道观。说是皇上为长生真人建造的,在京城附近的天仓山上。”儿子答道。

    “什么?你说的是天仓山的长生真人?”妇人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两个八度,听起来十分尖锐刺耳。

    儿子被妇人的惊诧给吓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