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花下醉

    第五百一十五章 花下醉 (第3/3页)

大喝十日十夜。”

    陈汤担心的道:“钱有了!就怕没吃的地方。”

    许延寿微笑道:“老兄放心,我问过她哩!来!我们边走边说。”

    三人喜出望外,急忙起立。

    雪愈下愈大了。

    边城驿位于青海湖西三百里,离东面的凉州四百里,玉门关在其正北,地处高原山区内。

    驿站建于大汉开国之时,初时只得一座堡垒,设于当时尚未被羌人与大汉边境交界的位置,作为前线的监察和补给站,长期驻军。

    孝武皇帝之时,因此地是大汉和羌人的缓冲地,对大汉至关重要,遂扩充驿堡,正式命名为边城驿,又于北面和南面的山区,筑起贯通南北的官道,遂成交通要津,北接高原下的玉门关和阳关,南通羌人和青海湖,连系往中土的道路。

    后来大汉战略收缩,边城驿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汉军放弃。

    汉人大部分离开找寻新生活,留下来的变成土生土长的边城驿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边城驿成为羌人和大汉均管不着的奇异处所。

    边城驿无为而治,没有清楚的话事人,不过,驿内唯一也是规模最大的食肆,开设于驿堡内,由“本土人”控制经营,掌握着边城驿的命脉。

    食肆没有名字,人们戏称之为“大饭堂”,位于边城驿中央,西门大街和南门大街交会的位置,四周有护城河,开西、南两门,降下吊门,立成桥路。如拉起吊桥,便是城关,有坚强的防御力。

    大饭堂是无可替代的,因住在驿外山区的猎民和农民,与办大饭堂的人属同一族,他们只信任族人,只将东西卖给他们。

    故此,路过的旅人,虽付上比外面贵上三、四倍的价钱,换取食物和补给,不但没有怨言,还对他们维护有加,兼且本土住民习武成风,不乏武功高强之辈,又是地头虫,可“一呼百应”,成为了稳定边城驿的地方势力。

    “入乡随俗”,抵此者均懂守规矩。表面看似没有王法的地方,却是人人自律,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