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厂

    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厂 (第2/3页)

张的很大,

    沈阳中心城区的范围,大概是60公里的直径,一个近似正方形的区域,算下来,整个沈阳大概占地3600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一个沈阳,就比之前的定海军,大出了十倍以上。

    当然了,暂时开发出来的,也就是800平方公里左右,一共拥有各种功能性的建筑物,超过万座,住宅楼差不多有20万多座,单纯住宅,最少可以容纳1500到2000万的人的居住。

    在这么一个庞大的城市之上,单纯是数据,那是非常的枯燥的,一个个的数字,整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总量,可是从纸面上得到的震惊,再落到实际上,东南西北的去看看,富弼哪怕没有一一的来看,单纯从一些高处,借助着望远镜俯瞰,就已经明白,沈阳是多么庞大的城市。

    按照他所理解的,汴梁这么一个超过了100万人口的城市,就已经让人非常的头疼了,沈阳,这个人口可不单单是超过了100万,这个人口太多太多了。

    富弼很奇怪,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人,汴梁超过百万人口,对于开封府来说,就是一个庞大的压力,必须要保证这些人生活,还有一些底层的治安,还有粮食的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汴梁的关键,汴梁在达到了百万人口之后,几乎没办法继续下去。

    通过这些日子的接触,富弼对于孙悦希也很熟悉了,这是一个能力非常出色的,专业素养很强的一个外交官员,同时,隐隐的,富弼也感觉到,定海军并没有过多的藏着掖着。

    有这么一个高官,告诉他一些数据,还有一些理论,说不定,会对他有所启发。

    富弼这么直白的询问,孙悦希愣住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这点似乎没有定海军的官员考虑过,似乎从成立那一刻开始,哪怕是最初的时候,定海军只有30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的时候,赵信布置下来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人要人。

    当时,一些官员还有些不了解,毕竟,定海军也就这么大,能够容纳的人口有限,就算是着急,也可以先等等再说,等到一切条件成熟了再说。

    这是他们不成熟的想法,并且还被赵信否决了,之后的一切,证明了赵信的真知灼见,虽然说,在最初的时候,因为人口的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爆发了一些危机,可是定海军都扛过来了。

    危机的威胁,反倒是让定海军更加快捷的发展的,在度过了之前的危机之后,定海军的一切发展都非常的快捷的,人口成为了定海军扩张的关键。

    这些虽然没有什么保密的,定海军的人口,对于北宋来说,不是秘密,可是浮光掠影的来说,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在现在,人口问题,依然是未来的跟北宋探讨的核心问题,安排出外务工人员,如何让北宋心甘情愿的把人送过来才是关键,如果在最开始的时候,就严防死守的话,那对于定海军来说,也不是一个事。

    稍稍斟酌了一下,孙悦希告诉富弼,明天一大早,会派人过来接它,到时候,一切都可以自己来看。

    第二天一大早,孙悦希带领着韩琦,坐着马车向外,走了大概5公里左右,来到了一个名为春阳街道服装厂的工厂的。

    这是目前为止,沈阳已经投产的近千座小工厂之一,沈阳也是有工厂的,因为庞大的关系,一些小型日用品,或者是轻工业的工厂,也可以在沈阳落脚,未来,等到北方一定程度的发展了之后,才会逐步调整到其他地方。

    现在,在目前的沈阳,调整并不合适,沈阳需要这些企业,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支撑整个沈阳的经济。

    这是一个以衣服加工为主题小型工厂,主要是成衣的制作的,是衣蛾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流水线的状态的小型工厂,拥有上千名员工,生产能力非常的强悍。

    丁海军现在,没办法把电力,还有蒸汽利用到生产之中,偶尔一些必须要用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