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

    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 (第3/3页)

要输送10万青壮,每年都有上千万贯,这样的好事情哪里找去。

    有些人是有抱负的,有了钱,会的干很多的实事,有些人是没有抱负的,可是不要小看这些没有抱负的,他们才是主力,因为钱到了他们的手中,可以贪腐,可以花用,这可比上面下达的任务,更加让他们上心。

    恐怕连上位者韩琦,都没有意识到,单纯钱的吸引,会让整个北宋的官场,产生如此庞大动能,无数的官员都在为这这个而努力,用于瓜分这个所产生庞大的利益的。

    那些敢于铤而走险的贪官,他们甚至连常平仓都敢伸手,更别说这个了,这个还是摆在明面上的利益,更是主观能动性巨大。

    北宋朝堂状况,或许对于某些事情,反应相当的快捷,他们会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是这些人人都瓜分的利益,本身向上传输,都会遭遇到重重阻碍,不是每一个人都如同范仲淹那样的清廉,就算是官场上面,有这样的人,也会避开他们,等到北宋朝堂上面反映过来的时候,事情已经不可收拾了。

    这正是定海军人口战略的核心,发动本身北宋官员的主观能动性,在上面没有命令禁止的前提下,大规模的移民,同时,在下面,通过自己的渠道,获利的工人们自己的现身说法,这些加在一起,就可以产生出庞大的总数,这个总数累加到一定程度,会非常的可怕。

    定海军此时此刻,还一点都不知道,一场移民和人口的危机,正在向着他们袭来,他们此时正在处于狂欢之中。

    从定海军横空出世之后,定海军就给予他们非常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但是心里层面的,还有实质层面的,无论是韩琦第一手资料获得的定海军的武器,还是他们从侧面知道,定海军的生产力,那真的是如山的压力。

    现在,终于签订了和平的条约,虽然说,合约的文本,还拿在韩信的手中,这是已经加盖了定海军的玉玺,等到的再加盖了北宋玉玺之后,两国的换约完成,就可以完成整个条约的签订,到时候,这个条约就具有法律效应了的。

    可是签署的日子,是在开国大典的前面,距离开国大典还有几天的时间,因为要参加开国大典的关系,无论是韩琦,还是富弼,都不能回去,也不能把这个文本给带回去,可是消息是可以传递回去的。

    以定海军跟北宋之间的联络,哪怕不座蒸汽火车,3-4天的时间,也足以从沈阳抵达汴梁,当这个消息传递回汴梁的时候,整个汴梁的官场都轰动了。

    破例让苗妃离开汴梁,离开北宋,为的是什么,哪怕之前预估了很多东西,甚至有些确定,赵信对于北宋,是带有善意的,可是这件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什么猜测都是猜测。

    在设定几个条约之中,最好的当然是皆大欢喜,最差的,那就是有些屈辱的接受了,现在,不但是最好的,还是在最好的基础上面,更进一步,不付出巨大的代价的,比较平等的达到的条约,对于北宋官场来说,是一个强心针。

    之前他们的预想得到了实现,跟穷凶极恶的辽国相比,定海军对北宋更加的善意,赵信不亏是仁宗和贵妃的孩子。

    这中间,特别提到了100座工厂,有些详细的种类,产量和规模,这个数据,在之前的北宋恐怕算不出来,可是现在,北宋也有一系列的工厂,虽然跟这些工厂相比,差得有些大,可是简单的计算还是可以的。

    三司的一些数据方面的官员,把其中的一个工厂的产值,计算了一下,吓了一跳,这也太大了,可是再三的计算,特别是跟其他人相互对照,都是这个数字之后,他还是相信了,把这个数据报上去,可是报上去之后,朝堂上面却是死寂,这个数据太惊人了,就算是见多识广的三司使,还有朝堂上面的各位参知政事,也都为这个数据而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