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北宋县城

    第十六章 北宋县城 (第2/3页)

货的,应该是一个粮商,他从南方运回来了4船大米,一个个巨大的麻包,把大米装在其中,一个个身材健硕的汉子,背起麻包,缓缓的向岸边而去,沉重的麻包压着它们,一滴滴的汗珠落下来,跌成了八瓣,他们用劳力赚钱,目标正是前方,在宽敞一点的码头出口,有几个两轮马车,一袋袋的大米,整齐的摆放在上面,只要装满,就可以起运。

    粮食生意,作为最简单的生意,也是最不简单的生意,囤积居奇是高抛低吸一个基础,可是能够承受的住这样的后遗症的,无不是世家大族,在封建社会的法制体系之下的,升斗小民只能够跟随这些世家大族,这一个粮商,之所以选择南乐卸货,就是因为,整个大名府的粮食,都被控制在了几个顶尖的贵族的手中,他根本就插不进来,只能够选择退而求其次的南乐。

    南乐也可以,周围1.8万户,总人口接近10万,每年会消耗大量的粮食,同时背靠着京杭大运河,任何地方缺粮的话,都可以通过南乐传递,这也是这个粮商的立足之本。

    赵信眼神扫过,两三个红色的字迹闪过,又点亮了几种东西,码头上面人员太过密集,装卸工人都在忙碌,不太适合停留太久的,在最后点亮了几个之后,迅速的离开。

    围在码头这里,会比较引人注目,码头上面都是大宗的货物,也就是说,搬运的大部分都是同样的货物,留在这里,不可能点亮更多的卡牌,与其这样,还不如的进入城内,市集之中,可能会集中几天,几个月的物资,多样性更多一点,南乐码头的货物,大部分都是固定,其中有很多,都是要在南乐进行销售的,码头上面有的,城内市集基本上都有,哪怕主要卸货地点不是在南乐的,也会零星的销售,卡牌的点亮,只是一个的数就可以了,大宗和零星的都是一样的。

    赵信很清楚,现在的前提下,一两种对卡牌系统影响极小了,除非是某些特定的种类,能够在南乐码头卸货的,不是军械或者是独特作用的商品,那是严格控制,也不可能随随便便从码头卸货,故而跟普通的原料,或者是草木卡牌一样,是一个点亮的数据而已。

    走出码头之后,人显得拥挤许多,赵信隔着人员,远远的看向内城的位置,南乐是一个典型的宋朝县城,不但有城墙,还有护城河。码头离城门不远,南乐就是在运河附近兴建,码头不远的地方,是水门的所在地,那里一般都不开启而已,水门是一条跟运河联通,这一条水道,也是护城河的一部分,南乐是少数拥有护城河的县城之一,护城河会给南乐提供更加强悍的保护。

    南乐一个典型的北宋县城,青砖构筑的城墙,修缮了没有多长时间,很是干净,也没有留下多少战争的痕迹,古代的城墙,都是战争用途的,南乐县城只是一个县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